我是一个比较容易焦虑的人,来自一个焦虑的母亲和一个恐惧的父亲。
但是,我也有一个有轻微焦虑状态的孩子,看到孩子,我决心要做一个不一样的人。
虽然有这样的想法,但是落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却还是很容易走到重复的模式里去。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发现我的焦虑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预期与现实不符合
比如,当事情没有按照我的想法发生时,我会有一种失去控制的焦虑,愤怒抱怨就会跳出来。
这种对控制感的需要,也限制了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探索,局限了自己的生活。
二是,灾难化的想法
当不太好的事情发生,或者自己做错了事情的时候,会有一种巨大的愧疚感和自我否定,仿佛是更坏的事情会接踵而来,虽然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也不是自己无法挽救或处理,但总有一种想要彻底放弃,就此逃离的冲动。
最近在实践的方法,就是用行动缓解焦虑。
第一步,当开始焦虑的时候,我会问自己,这件事情是正常会出现的吗?
第二步,最坏的情况会是什么?我能否接受最坏的情况?
第三步,我能否把最坏的情况上做一点改善?
第四步,起身去做一点什么。
举例子,孩子老师来投诉孩子的上课状态不好,你跟孩子交流时,他也不太认真,这个时候我的焦虑就开始出来了。
一是他没有按照我的预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二是他这样下去的结果会越来越差,以后就无法挽救了
第一步,孩子一天两天的学习不在状态,是正常的吗?最坏的情况是什么:这两天的知识有漏洞,但应试教育的好处不就是反复的复习吗?以后也能补啊,期末成绩有下降吗?
第二步,最坏的情况是期末考试成绩下降,我可以承受吗?可以
第三部,针对这个情况,我能做什么?短期,针对课后作业,查漏补缺,期末复习的时候,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第四步,现在做什么?该洗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