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忆师恩

清晨窗外鸟儿们欢快的叫声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揉揉惺忪的睡眼,伸个大大的懒腰,又开启满血复活的一天。

洗漱完毕,与往常一样出门上班。

今日乘坐公共交通。路上虽有上下的乘客,但车厢一直有空余的座位。宽敞的车厢合上司机师傅那驾轻就熟的行驶速度,让人在这绚丽多彩的春日里不觉多了几分惬意懒散的感觉。

车窗外绿化带中姹紫嫣红的色彩,给整个城市增添了勃勃生机。看着这些从眼前划过的美丽景色,脑海中竟闪现出小学三四年级时班主任芮老师的身影,记忆一下子把我拉回了童年时光。

藏蓝色裤子远看已经有些泛白,洗得有些发黄的纯白夸带背心已经破了一些小洞洞不规则的分布在胸腹部,外边搭一件淡蓝色纱绸短袖衬衫。脚上那双手工做的黑色条绒面布鞋至少穿了一年之久,鞋面和鞋底都已经磨损的很严重。脸上的皱纹写满了饱经岁月的沧桑,略显佝偻的后背让这个本就矮小的身躯更显得紧凑。这就是芮老师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他是从别的学校新调过来老师,也是我三年级时的班主任。那时候一个年级就一名老师,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思品以及劳动课都由芮老师全权负责。

芮老师的五官也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他在给我们讲课的过程中,与我们互动时笑起来露出他那一口并不齐整的牙齿,慈祥中又略带几分灿烂的笑容,让他看起来显得更加和蔼可亲。

他教给我们学写毛笔字,在黑板上用粉笔教我们怎样运笔藏笔锋,“鹅头”钩的写法要点和很多其他笔画的下笔和收笔的要点。还有握笔的姿势,包括“龙眼”握笔和“凤眼”握笔的区别。他要求我们写字时要旋肘,握笔要有力;要做到全神贯注,虽然是软笔书法,但如果有人突然从旁边过来拔你手中的笔不能让人拔走,这样写出来的字才苍劲有力。

我爱写作文的兴趣也是从芮老师开始带我们养成的。他除了教我们课本上的知识以外,还教我们写作思路。我记得有一篇命题作文叫《到校早》,他说最主要的是要把这个“早”字用一些方式体现出来。比如“伸手不见五指,对面不见人……不是把具体的时间直接写出来,而是让人通过一些关键词语感受到时间的早晚。”六年级学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一文,更明白了芮老师要表达的意思。

芮老师为了让我们写好一篇描写春天的作文,还鼓励我们走出学校,到校园外边的芦苇荡里去感受春天的气息。我到现在都依稀记得那个春日的下午,空气中弥漫着一些泥土和芦苇嫩芽的味道;一团团柳絮被轻柔的春风吹的在半空中懒洋洋的飞舞,蔚蓝的天空中偶尔传来几声鸟儿的鸣叫;我索性把身体躺在苇芽生长的斜坡上,微闭双眼用心聆听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那天我写了一篇关于春的作文,老师还在课堂上当范文读给了大家听。

芮老师毛笔画的画儿也很好。有一天课间我去办公室交收好的作业,看见芮老师正在画竹子。我放下作业本不由自主的站到他旁边看他画画。几分钟的时间他就把一副竹子画儿画好了,又拿过来另一张纸铺好,轻轻几笔勾勒出一棵柳树,在树的前方画有门有窗的房子,烟囱里还冒着缕缕细烟,房门口画几块石板通向远方的小路,路的远端一侧是一片微波荡漾的水塘,塘中一个戴着帽子的老翁正站在一条小舟上撑杆前行。又轻轻几笔,几只燕子在空中由远而近朝那棵柳树方向飞来。我被眼前画中的意境给深深的吸引住了。

回过神来在看墙上已经贴了好几幅芮老师画的画,有荷花、菊花、还写了一些字,我记得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后来我才知道芮老师画那些画是为了迎接乡里来学校视察的领导。

后来领导们来了,我们班还合唱了一首《小草》让领导检阅,我是领唱。

跟芮老师上了两年,我就去外村上学了。我们村里只有一到四年级,从五年级一直到初中三年的学业都要在当时叫“尚庄中学”的学校完成。

后来听有的同学说,芮老师原来就在这所中学教书,后来年龄大了快退休了才转到了我们村教小学。这样离他的家更近一点,上下班更方便一些。

毛笔字我后来没有继续练习,画画老师没有手把手的教我们。我只是偶尔自己拿张纸胡乱的瞎画一下,但画的荷花和竹子都是芮老师那时在办公室画的那种类型的。

即便是在那个年代,芮老师是在教过我的所有老师当中穿着最朴素的一位老师。但从他的那些书画作品和教我们写作的点滴之间,又给人展现出他的纯粹和高贵,他对我人生的影响也最大。

一转眼四十年过去了,也许他早已不在人世。他把自己一生的大好年华奉献给了三尺讲台,教我的那两年没见芮老师穿过一件新衣服(那时听到一些消息说芮老师家孩子多,家庭的重担都靠他那微薄的工资支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跟他上过学的学生应该不计其数,受他影响的孩子也不止我一个。就像我一样,还会有很多人在某些时刻会突然想起芮老师,他的音容笑貌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