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在云南的弥勒市。那是一个风景如画的灵秀小城;有山有水,人不多,可以静下心来品味生活。
我当时迷上了弥勒的图书馆,因为这是我见过最舒适的一级图书馆。虽然不大,但经典藏书不少,而且大多为上海译文,译林和人民出版社等优质版本;不像其他图书馆,净是垃圾出版社的图书。
在查找外国小说经典时,我注意到这套由上中下三册组成的《追忆似水年华》,翻了翻,感觉不错,就借回家开始研读。
初读《追忆似水年华》并不顺利,觉得太琐碎。几次想放弃,但回头细品,总是被作者描述的清晰画面再次吸引。就这么反复矛盾着看完了第三卷《盖尔芒特家那边》。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斯万坠入情网的过程,心理描写的细腻,栩栩如生,仿佛感同身受。
弥勒那段为期三个月的旅居生活是我最快乐的时光之一。吃完早餐,在蓝天白云下,步行去图书馆,一路欣赏着花花草草,内心充盈喜悦之情。中午有时去附近的沃尔玛要一份快餐,坐在三楼中间的天井护栏边看来来往往的人。
晚上去湖泉湾散步,享受星空下的水边静谧。心情放飞的时候我去爬山,到郊外野餐。赶上周末,会在晚上去红河水乡看亚洲最大的灯光水舞秀。
与一本好书值得反复阅读一样,偶尔也拿出以前珍藏的记忆回味一下,确实挺美好。
不过,在文笔达到足够水平之前,我还舍不得拿出我的记忆珍宝。宝藏要留到最佳的时候才能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