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许多人都养成了一种囤积癖,在网上下载很多东西,书、软件、电影,积累了很多个G,但下载完之后,又放在那里,对自己说,等以后慢慢看,这一等,不知道要等到猴年还是马月?
还有一些好学的人,像兢兢业业的蜜蜂,在网上看到好文章就一篇篇的收藏起来,或者复制到笔记软软件里,然后对自己说,先放起来慢慢看,最后成了压箱底的东西,被封存了起来。
到了最后,我们都变成了知识的搬运工,我们的大脑成了一个存储知识的硬盘。
前段时间,有一个学妹,她发微信向我求助说,自己做事非常的认真用心,也特别努力,天天加班,特别的辛苦,工资很低,还总是被老板批,很受委屈。
她向我抱怨说:和我一起进公司的同时,并没有像自己那样加班,也没自己努力,为什么她的待遇就比自己搞很多?他说不想干这份工作了,想辞职了。
然后我问她,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有没有从自身找原因?当我问了她一些问题之后,我才发现,她的工作方式有问题,不知道归类问题,同样的问题多次出现,就像一年前的我一样。说到底就是工作效率太低,没有做到有效的管理。
还记得《欢乐颂》里面,曲筱萧接手了公司之后,就对自己的员工说过大概这样的一些话,我不看中过程,我只看中结果,只要你把交给你的事情做得漂亮,上班时间你在哪里都没关系,天天加班工作还完成不好的,我照样开。
这个时代不缺少认真刻苦的人,缺的就是能够高效“偷懒”的人,如何更好的进行知识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昨天听了简书一哥彭小六(公号:彭小六)的分享的《如何高效学习并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工作和学习方面的困惑。
碎片化学习时代,要做到有效的“刷—读—互动”,也就是固定“刷”和“互动”的时间,先保存后阅读,最后加工信息。
知识管理第一步
设定自己关注的领域,建立相应的笔记本
推荐“印象笔记”
设置信息缓存区
我的笔记本里,建立了一个“灵感闪现”的笔记本,就会把突然想起的想法及时的记录,随后在整理,完善之后再清理掉。
如何把微信中的文章收集到印象笔记呢?
行动派的做法都是立马问度娘,所以这里我就不说了(咱们做个解决问题的小能手,不做伸手党哦)。
收集之后,需要进行整理,还是会被压箱底。下面就是整理知识的方法,也是提高搜商的方法。
命名——分类——贴标签
1、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命名规则,坚持下去。
我是按照字母命名的,这样清楚的命名,找资料的时候,不必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可以节约不少的时间。
2、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以下图片选自彭小六分享PPT)
3、贴标签,通过贴标签,我们可以从任何唯独来增加属性
也方便我们快速查找和检索(这也就是网红乌素为什么查资料那么快)
比如当我们在网络或者朋友圈看到一张图不错,像保存起来,以便今后用得到,该如何贴标签才能快速找到呢?
可以分析它的特征,比如这是一张四象限的图,是心理学的范畴,描述的性格分析。这样的几个标签定义下来,下次找的时候是不是很快了?
学了为什么总是记不住?
根据学习的金字塔理论,我们听讲和阅读的学习就是一个被动学习的过程,一节课下来,如果不经过知识的回顾和整理,能记住的点少只有少,这就需要多进行主动学习,比如分享、讨论,进一步对知识进行强化和加工,进行知识的输出。
不以提高工作绩效为目标的学习都是耍流氓。学技能很难,先不说一万小时的各种训练,就说工作的基本技能,比如发邮件、上传下载资料、论文基本格式调整、日常工作PPT等,这些基本的技能是否做到得心应手了?
我也应该好好检查一下自己,基本要求必须达到,可以不给别人提供价值,但至少不要给别人带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