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写于2009年5月——
曾经听到一首如泣如诉的琵琶曲,当时似乎正是雨打芭蕉,听来更是曲意婉转,似声声敲打人心,猜想着这曲子的题目,应该是与“雨”有关的吧。
闲来无事,在网上看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曾经看过斯蒂芬.茨威格的原著,徐版的《来信》换了时空,增添了旧上海的苍白优柔的影子,古旧而华美。同样是表达一个女子从少女时代开始,对一个男子无望却终其一生的爱,而那个男子,在每一次逢场作戏后总是无情地把她忘记,甚至不能说无情,因为连情都不曾有,不曾动过,又如何无情?这个女子,只在生命临终,用一封信,向她的爱人表达了一生的爱恋和相思。“我一头栽进我的命运,就像跌进一个深渊。”她说,“只要你叫我,就算我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种力量,跟着你走。”需要怎样的力量,让那爱如此炽烈,却又如此卑微!为了不让自己的爱情受到误解和伤害,她发现她唯一能做的,竟然就是什么也不做。
曾经触动过深心一隅的旋律,就在每一个落寞而无奈的眼波中缓缓响起,如溪水,如秋雨,随岁月流转变了容颜,随时光疾走一切尽是沧海桑田……
这支曲子,是音律融入了雨水的情绪,是艺术沾染大自然的温柔,一切,无法言表,恰如其名——《琵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