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如火山,总是在沉寂好久之后在某个当儿止不住的喷涌而出,然后焚烧遍野,寸草不生。
有些事发生了,就好像早已刻在心上。
2011年,我初二,那年暑假如我学生生涯无数个暑假一样短暂而又漫长,只是让我没有想到那个暑假在我后来的后来显得甚是短暂。
初二,八年级,15岁。初三的到来似是宣告着中考的临近。农民们笃信不已的读书是唯一的成功路径在下一代的教育投资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很不幸我就是那万千中的表现承担者之一。不知缘何而起,缘何而知,父母固执的与同村的邻居给我和邻居家的我曾经的小学同学在城区报了一个辅导班。给出的理由很是充分:第一,初三开始要学化学了,新开的科目,需要提前辅导辅导;第二,上高中之后你就要在学校住宿了,让你体验体验住宿的生活,免得高中不适应。这诸多的理由似是毫无抵抗,事实上我也根本就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而恰是这样,一段原本枯燥的学习之旅,却成为我后来止不住想起的点滴记忆。
记忆中那个辅导学校总是飘荡着一种烧糊了的粥味,那股味在整栋教学楼的楼道无止境漫延,漫延在那个暑期的空气里,漫延在少年的心里。
记不清是谁说了第一句话,也记不起因何说起。只记得那时我来的比较迟,坐在了她座位前面。像所有的同桌、前后桌一样,少不了的借橡皮、借胶带、问问题,就在这琐碎而简单的你来我往中建立着最纯真的同学友谊。我跟她亦是如此。
她叫影琦,离我家很远,我家在城北,而她家在城西。她是一个大大咧咧,性格洒脱,心地善良的女孩,脸上总挂满了笑容,现在想想大抵是她先说的话吧,那时的我内向腼腆,沉默寡言,是怎么也不会主动向一个女孩主动说话。
记得是语文课,老师让写了关于自己父母的作文,在批阅完点评的那堂课上,老师当着全班表扬了我写的作文,说富有真情实感,感情细腻写的不错。我像个获得美味的鸟儿一时间不知该往何处飞,心里惊喜不已。下课好多同学都前来借我作文说是要学习传看一下。一开始我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写的也就那样。记得最清的是影琦也问我借了,她用一种极其客气的话语向我借阅,那种客气似是一种试探,就好像她害怕被拒绝,又好像她怕我不知所措。后来她看了我写的那篇作文,或许在那之后我和她关系开始变得如好友般。
补课时日总共25天,不足一月的时间,我也不知从何时起就有了对她的那种好感,有了那种浅浅的喜欢,那种少年情愫,说不清、道不明,就是单纯觉得对。而我更不知是一种错觉还是多想觉得她对我亦有好感,至少不讨厌。那种似乎具有幻想心理的想法,不自觉萌发在15岁的少年心里。
在马上要结束补课的那几天,我记得她照了大头贴,周围的同学都向她要了大头贴,坐在她前排的我仍旧默默地低着头,听着后面发生的一切,却怎么也鼓不起勇气向她说出我想要的话。似是特别怕被拒绝,就在内心挣扎时,听到后面影琦说道:“就最后一张了,再没有了,说不定还有人想要呢。”这句话如同暗示般,似乎在说我。我不确定,但那时的我确认为暗示,且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要到了一张大头贴,无论是否如此,很庆幸我要到了一张,一张在无数个日后纪念的东西。
就好像发生了许多,又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切仍旧如此,只都是内心活动。终于还是到了离别之日,那天我收到了你给我写的离别信,而我确信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写了一封信给你。没有约定,不约而同,互诉离别。你心灵手巧的折了一封树叶信封, 美丽而精致。我只送了你一张纸,一张写满我少年情愫的纸。简单,又有点好笑,年轻时候的我们总是如孩子般,只想表达那时最真的想法,最真的心情。后来我怎么也想不起那封信的内容,我也不知她是否早已丢却,而那封树叶信,我必将珍藏。也只有时候看着信的字里行间,忍不住想看看那时我所写行间字里,看看那时的我们,那时我们单纯的少年情愫。
之后,中考,我上了市二中,而没有考上高中的她去了技术学校。我们在QQ上保持着联系,偶尔也会在电话中热聊一通。我们是好友,是兄妹,是望彼此都好的人。再后来,我高三,她也早已进入社会,再再后来,我们已经好久没了联系。
上大学之后,偶然的机会,我们聊了好久,就好像从未分别,中间从未发生过什么,那晚我在微博中写到:“其实有时候还是挺感动的,多年未联系的故友,曾经彼此留给对方美好的青春回忆,之后因各种原因渐渐的联系少了,看似渐行渐远,然偶在或空间或通过其它途径知道或看到你动态时,还是那么的关心,投来密友般的关心,像当初一样,仿佛中间什么也没再发生过,时间从未向前推移,满满的都是感动,而后又无止境陷入回忆的最初。一切都还好,还好。”
相识25天,那一别后至今已近7年,虽大多时间在各自生活中存在。而7年时间我们从未间断联系,或许我们有着各自的生命轨迹,又或许我们早已不再如初,但那又如何,那年的相遇,那年的情愫,那年的我们总是在那一年发生了。
我祝福你,亦如你祝福我一般。我相信,咱们定会再见,只再见时,希望一切都好。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