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几天,疯狂追逐一本书《娱乐至死》,这本书讲述的内容颠覆了我的世界观,我更觉得当代社会很多现象早有前辈预知。
这本书讲述了电视时代蒸蒸日上,改变了公共话语的内容和意义,任何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人类悄无声息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在科技发达的时代,造成精神毁灭的可能不再是那种一脸恶相的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电视、手机并没有每天监视我们,而且并不需要这样做,因为我们心甘情愿一直注视着他。
陈丹青老师说:“我们处在信息和行动比严重失调的时代。”是的,人类本身就是一种自控力极弱的物种,具有追逐舒适的天性。
我们的心很大,追求很高,但是远远比不了舒适的诱惑力。
我们舒适的躺在某个角落,脸部对着屏幕,看不到有任何表情流露,纯粹是机械的“看”的行为,是一种无任何思维的被动的接受。
打开手机,满世界的碎片化信息推送而来,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喝。Wifi万能钥匙、浏览器、微博、QQ、微信……我们要做的明明是这件事,然而注意力很快被娱乐吸引而去,想要打开浏览器查东西,突然被下方的明星信息吸引,看了一条不过瘾,然后第二条……等你缓过神儿,你还记得你要查什么吗?有多少次?你的计划被打乱,你的安排被重改。
媒介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虽然它指导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知。
美国第27届总统,体重300磅,难以想象,如果用电视屏幕代替当时的广播讲话,他未必能当选,你可能在想,不是凭才能选领导人吗?表面上是可以这样讲,然而原本展示才干和驾驭能力的领域似乎已经从智慧变成了化妆术和表演力。我想更多的政客已经将胖子和秃子排除在外。
这本书中还有一个内容很有先见:在电视节目中,一个著名主持或演员的内在品德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看上去”是否诚恳,这就是媒介所展示出来的效果。
为什么当下一些名声很好的演员突然负面消息上了头条,这就是因为我们通过媒介捕捉到的往往只是表面信息,对于深入的了解,无法得知。
电视1900年诞生至今不过200年,但它已将政治、新闻、教育、乃至整个世界变成了一场喧闹无比的“杂耍”。
在屏幕面前,只要是主持人说一句:“接下来我们再听一组简讯……”所有惨不忍睹的苦难、所有罄竹难书的罪行都将一笔抹去,迎接我们的也许是一个搞笑视频。这最终成为一个让人嘴角为之一笑的莫大的讽刺。
(二)
在之前,好友尝试过一周不玩手机,将手机锁起来,看看这一周会发生什么?将怎么度过?我对此也充满好奇,期待着他的表现能给我意外的收获。这个是好友给我的反馈:
对于一周不玩手机,每个经历的人都有自己的一番感慨。但是从这本书的角度来讲,它充其量是一种苦行,当处在这个世界的人们结束这种苦行回到他们的日常消遣中,一阵舒畅的感觉扑面而来,生活还将继续。
也许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为需要什么解决方法,也许就根本不存在什么解决方法,正如并非所有的人都认为花掉整月的时间打王者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这简直是让所有的人觉得手机里的娱乐新闻让他们不快乐。
赫胥黎在文章最后给了我们警告: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