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娱乐至死》这本书是在去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罗辑思维大咖读书会直播,马东老师推荐了这本书,听着书名觉得很有意味,于是就用2天时间看了这本书。因为看到不少文章和评论专栏都引用了这本书的观点,作为其批判当今电视娱乐、综艺节目的的理论依据,那时就觉得这会是本让人思考、发人深省的书。
作者尼尔・波兹曼,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波兹曼无疑是睿智的,在他的名著《娱乐至死》里,在开头两章便开宗明义地点出了“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这样的道理。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很能激发阅读快感的书,读的过程中,似乎总能冒出一些话来,令人不吐不快。作为一本预见性的书,非常准确的指出了文化发展的趋势——娱乐化。
《娱乐至死》的前言以两个著名的“反乌托邦”寓言开篇,一是奥威尔的《1984》,一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前者恐惧于“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后者害怕“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波兹曼相信,奥维尔的预言已经落空,而赫胥黎的预言则可能成为现实,文化将成为一场滑稽戏,等待我们的可能是一个娱乐至死的“美丽新世界”,在那里“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如果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就会觉得很震惊,我们每天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每天刷朋友圈微博淘宝已成习惯?回家无论如何也要把电视打开?……
电子产品随手可得,生活智能化。随之不少人面临一个问题——信息过载,也就是信息泛滥。现代人得了方便还不爽,于是各种逃离手机、关闭朋友圈的极端做法出现,然而想戒掉,难度颇大。为什么以前信息闭塞,人们希望得到信息;如今信息发达,现代人又想逃离?为什么追求娱乐的我们,反被娱乐所累?一切东西都以娱乐形式展现,这究竟是好是坏?
对于这些问题,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的《娱乐至死》或许将给您启示。那时候虽然智能手机、WIFI和4G网络还没有兴起,但电视成为美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文化研究大家波兹曼反思了电视对美国人生活的改变,对于今天面对网络不堪其扰的我们,或许可以做一些类比,有一些启发:
“媒介即隐喻”
波兹曼的意思是,介质,也就是载体,影响着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举个跳脱的例子,许多人看惯了纸质书便不习惯电子书。有人说看不惯电子书是不懂变通,明明同样的内容为什么不可以在不同的介质上观看?但波兹曼说:不可以!因为介质也会影响认识。比如一个人常常用iPad玩游戏,那么iPad在他眼中很容易成为游戏工具,他便难以在看电子书时将自己的认识调整为:iPad是学习工具。
“媒介即认识论”
媒介不仅决定了用什么方式获取信息,还决定了认识的方式。由于波兹曼的书是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他着重讨论的是电视带给美国人民的问题。他认为,电视向人灌输东西的方式是快的,新的,片段化的。受这样一种信息传递方式的影响,现代人就很难接受大量具有连贯性、逻辑性的信息。这就导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难以深入到某种程度,是因为习惯于电视化的思考模式。这实际对我们的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弱化,将我们大脑的接收模式变得短平快了。
电视、网络在我们眼中就是个娱乐的工具。这种工具反而削弱了我们的认识,比如一条惨绝人寰的战争新闻之后很可能跟的是女明星走红毯的娱乐新闻。“新闻没有背景、没有结果、没有价值、没有任何严肃性,于是新闻变成了纯粹的娱乐。”这就真正接近“娱乐至死”味道了,醉生梦死的娱乐精神统治我们的精神世界,大量无用的信息填塞我们的大脑,我们疯狂地迷恋电视这种媒介所带来的各种娱乐,最终放弃任何严肃思考和阅读,在白痴式的被洗脑的空白世界里慢慢死去。
那是不是说我们这些现代人简直没救了?就应该眼睁睁放弃治疗。解决的方案是什么?波兹曼原话是这样说的:“深刻持久地意识到信息的结构与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有可能对电视,或电脑,或任何其他某种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
白话就是说我们身处一个时代,就不得不去接受这个时代的一些产物。确实现在有很多人去有意识地节制自己的欲望,甚至还有逃离社交网络去参加禅修的。跟无意识相比,反思是好的。然而在波兹曼看来,无意识是危险的,而刻意的反叛是没有必要的。
解决的路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努力成为更强大的自我,控制工具而不是被工具控制,我们才能既学习,又娱乐;把娱乐变得幸福,而不是“娱乐至死”!我仍旧相信,人类有追逐娱乐的天性,而人类也有保持理性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