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创业最早进入中国大概在2012年前后,不过在全球范围,首批学习和实践精益创业的团队已经超过十年了。精益创业引领着一股更精致更简约的创业风潮席卷而来。
在阅读此书过程中,受朋友引荐我有幸结识了精益创业(中国)的联合创始人欧文斯先生,他向我讲述了很多精益创业在中国的案例,这些实践结合书中介绍的案例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反复揣摩与研究。
精益创业的理论来源
精益创业来源于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强调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与精益创业相对的,在硅谷还有一个理论叫GBF(get big fast),又称火箭发射式创业法,它依靠天才员工的神来之笔,将已经客观存在的需求进行满足和完善。
在理论方面有三本书为精益创业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一本是杰夫里•摩尔的《跨越鸿沟》,书中主要观点是创业者要迅速找到细分市场,即痛点,以点带面,迅速撕开市场的一席之地,聚焦核心优势敏捷决策。
第二本是冯•西波儿的《领先用户创新》。他倡导创业公司要积极邀请对技术敏感,对产品有热忱的用户加入到策划全流程中,汲取客户体验的反馈和建议,在动态调整中完善产品和服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特斯拉电动汽车的案例。
第三本是中国创业者广为了解的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书中详细分析了面对创新,大公司和创业公司面临的优劣势,同时认为创业者要把握住用户需求和实际解决方案的差异化,独立出现于边缘领域得以应用,并最终进入主流市场参与竞争。
三本书分别为精益创业的三个流程:需求探索-用户验证-推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生活中的精益
想一想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精益的体验呢?
准备考试的学生们会将试题进行分解,然后勤学苦练,各个击破,争取高分。吃自助餐时我们会分成几轮添加餐品,第一轮会选十个左右尝尝味道,后面会重点选择两到三个菜品开怀畅吃。再比如我们这代人的学习。要想系统学习一个知识,理智的办法是大概整理出一个概念后和高手或者专家们多次交流过招,教学相长很快就会成为行家里手。
所以,精益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既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探索,从来都不神秘。
关于精益创业,你最先应该了解这些
开始创业之前有没有考虑过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人说,要赚钱。很棒,那么赚钱的前提是什么呢?是创造价值,建立一种被需要。只有被需要,我们才有存在的意义,我们才可以组建团队,研发产品,推动技术进步,获得客户的信任。
创业早期,很多人会分不清头脑中的需求和客户实际的需求,分不清想象中的解决方案和客户实际需要的解决方案。
比如,Google glass最初设计目的是用于搜索,而目前看来消费者拿它用来最多的是拍照和摄像。再如音乐面膜,面膜很便宜甚至免费,通过扫描面膜包装上二维码付费下载音乐,一边听一边敷面膜。那么实际的情况怎么样呢?你现在都没在美妆货架上看到过类似产品,就知道大概的命运了。
所以书中认为,找到最优解唯一的方法只有不断尝试逼近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尝试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证实的认知,不断获得新的经证实的认知说明我们的尝试是有益的,否则就是扛着“交学费”逃避大旗的胆小鬼。
简单说来,精益就是试错,是快速试错,是低成本的快速试错。低成本本身就需要快速,毕竟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