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岩磊
相传,大同是凤凰落地的地方,所以其有“凤凰城”的美誉,其地处山西省最北端,与河北、内蒙古交界,为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咽喉,也是拱卫北京的西部要塞,所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曾是代国南都、北魏首都以及辽、金、元的陪都,到了明代,其更是被建成了固若金汤的堡垒。
蒙古人被朱元璋赶出中原后,逃到了漠北,但仍屡屡南侵意欲恢复大元统治。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奉命增筑大同城,他以夯土为基、下垒条石、上砌青砖,修建起高大的城墙。朱元璋还封他的第十三子朱桂为代王,镇守大同。后来大同的城防建设不断得以加强,其周围又增添了三座卫城,成为坚不可摧的边关重镇,多次阻隔了瓦剌人的侵扰,明景帝赞道:“大同,吾藩篱也!”
大同城墙有两大特色,一是在52个角墩外侧建有望军台,探出城墙66米远,可以最先发现敌情,并从外围阻滞敌人的进攻,这在古城中十分罕见。二是在南城墙的东部建有“雁塔”,它最初的功用是为了瞭望敌军动向,后于其底部石碣上镌刻全城历朝举子的功名,以激励后人奋进。古大同人将文功和武治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也可谓是一大创举。
然而,道家福祸相依的理念同样适用于大同城。1644年,⼤同总兵姜瓖投降清军,可4年后他又打出“反清复明”的大旗,清廷派多尔衮进行围剿,但大同城坚兵勇,双方僵持了9个多月,最后因为姜瓖的部将反叛才告城破。气急败坏的清军不仅屠杀了城中10万军民,还将城墙削低5尺,这便是历史上少有的“斩城”事件,大同也因此元气大伤。
经过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大同城内的古建基本损毁殆尽,而古城墙也是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墙砖被全部剥走盖房垒猪圈,厚实的夯土残破不堪,多处被打出豁口,仅存的南城楼也岌岌可危。大同城真正实现华丽转身,是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
1980年,当地政府投入10多亿元资金着手修复古城墙,经过几年的努力,再现了它在明朝鼎盛时期的风采。修复后的古城墙,高达14米,比西安古城高2米,最宽处16.6米,比南京古城宽6.6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筑有和阳门、永泰门、清远门和武定门,它们都伴有翁城,城外是水清鱼翔的护城河。城墙四角建角楼,中间筑月楼、箭楼、望楼,墙上设垛口与射击孔。巍巍大同城威武霸气,好似一位金盔铁甲的武士,雄赳赳气昂昂地屹立在边关。
现在,大同古城仍在修复之中,站在城墙上,即可看到城内到处是拆迁与重建的工地,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一个仿古建筑群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并非简单的复制拷贝,也不是纯粹出于旅游需要,而是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让古建复现可令人直观地感受到沧桑岁月的留痕,可给后人遗留下厚重的历史馈赠。
漫步于凤凰涅槃后的大同古城墙上,脚下便是600多年前的土围,人们的眼前即会浮现出“乌云压城城欲摧”的惨烈景象,也会有“甲光向日金麟开”的昂扬场面,这是血与火搏杀的角斗场,这是生和死较量的古擂台,百年风云归于城头,千年大计始于足下。大同古城墙既是在向我们展示着悠远的古迹,更是在宣告:敬重历史才能开创美好未来。
20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