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这个技能我是怎么解锁的呢?总之,跟儿子解锁游泳技能相比,我这属于“求生”本能,亦或是追求快乐的本能。
儿时,家不远处便有四个大“泳池”,这四个大“泳池”是什么时候存在的,我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是人工的还是天然的?也不知道。印象里只记得自己在每个“泳池”里边都扑腾、挣扎过的欢乐画面。
儿时,哪有游泳教练,大人们弄完双枪(收完稻谷)一个个满身泥巴地一头扎进水塘里撒了欢儿扑腾几个来回,身子就干净了。小孩的狼狈不用说,从脚趾头到头发丝儿,都沾满了田里玩耍时的泥巴,一个个成了泥巴小人。于是,小一点的孩子大人们拎着直接整个身体泡在水里,从头搓到脚。大一点的孩子就在岸边也顾不上身上的泥巴,自己嬉戏玩耍,玩着玩着泥巴就没有了。再大胆一点的就模仿水塘深处大人游泳的姿势在岸边自己游,有时不小心“游”到了深处踩不着地,岸上的大人一伸手又给拎了回来,也不责备;有时冷不防喝上几口水“咳咳咳”再继续扑腾,惹得旁边的妇人“咯咯咯”地笑,那笑声伴着落日余晖印在此刻我的脑海中,而伴随我的还有大人们笑声背后的爽朗个性与宽阔胸怀,以至于现在儿子碰到窘迫的事儿或犯了小错误我也如此一笑而过。
儿时,在水塘里扑腾,自个学游泳喝上几口水是常有的事,大人们也不惊慌,因为即便有人满身泥巴在水塘里游泳,水塘里的水始终甘甜,带着泥土味的甜,带着稻香味的甜……
儿时掌握的游泳技能,也说不出是什么泳姿,总之扑通扑通,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浮起来了,如此反复,扎进去浮起来,再扎进去再浮起来。会不会游泳的定义就是能不能扎进去浮起来,不管泳姿对不对,总之能和大人们在水塘深处畅游了。而水塘里没有游泳教练,有的是靠游泳解去一日农作疲劳的大人。岸上也没有焦虑的长辈,一切与自然和谐交融。
国庆陪儿子游泳,由于是假期第一天,家长们都带着孩子去游玩亦或好不容易等来的假期在家休息吧,总之中级班、长训班的学生都没来,最后是我和儿子,儿子和我,把泳池给包场了。教练说没人来,今晚就不训练了,算是满足儿子自由畅游的愿望,之前他总抱怨训练完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在泳池里游玩!于是呼儿子像脱了缰的小野马,在整个泳池里“驰骋”。一会跳水、手脚并用拍水花,一会假装认真练习自由泳,时不时还壮着胆子仰泳,又一会跑来用他跛脚的自由泳跟我比赛。总之那个欢快劲不亚于儿时撒了欢在水塘里游泳的我。
我自然是游不过儿子的,不管是蛙泳还是自由泳,毕竟人家身材修长还受过专业训练。几轮比赛下来他是越战越勇,而我也用自学的泳姿硬是游了一个多小时,有十几个来回吧,自我感觉运动量是到了,但费劲。
运动,我是喜爱的。徒步、羽毛球等游泳除外。跟徒步相比,游泳甚是考验我的耐力磨我的性子。徒步耳机一戴,沿途看看风景,十几公里的路一下就走下来了,并且在止步的那一刻感觉还能再走上几公里,但游泳全凭咬牙坚持。
陪游,久不游泳的我一开始是极度痛苦的,游到50米左右的时候已经胸口闷、手脚无力了,可倔脾气的性格硬是咬牙让自己游到了对面。喘了几口气,歇了好大一会才敢继续,如此来回甚如“磨难”。好在陪儿子学游泳我也在教练那偷学了几招,以此矫正儿时自学的闹笑话的蛙泳泳姿,可即便如此刻意模仿,好几次游下来还是累。后再摸索姿势,调整心态才算游得轻松,算是明白了,游泳不是说泳姿正不正确就能坚持游的,游泳是练心态的运动!当全身心地放松,从头到脚甚至心态都柔和的时候,100米游过去才真不需要费多大的劲。
“柔和”这个词我花了很长的时间让它走进我的生命里,不只是在游泳这件事儿上。也许是年龄到了吧,也许是累了、倦了,游泳这件简单的事都能让人联想到儿时,有时候想大大咧咧多好,可偏偏心思细腻、庸人自扰、患得患失,如果游啊游能游回儿时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