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早课子栋老师分享了他会告诉老二,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要照顾姐姐,要保护姐姐,因为你是男孩子。我们要从小给孩子塑造这种责任,担当,决断力的能力。这点以后我也要加强这方面的意识,有时候和儿子一起玩游戏,我也会跟他说你是家里的小小男子汉,你要保护妈妈,他真的就会像个男子汉一样,外面有怪兽,他就会自己去打,而不是躲在你的后面跟你说,妈妈我害怕怪兽,你去打怪兽吧。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他都明白的。就像子栋老师说的那样,以前当爸爸有事出门的时候,爸爸告诉他们要保护妈妈,自己就会更有担当,虽然还小,但是内心的那种感觉被激发了。
学习舞蹈或唱歌,时间短,一两天就可以去表演。但是学习经典不一样,不是学习一两天就可以运用出来的,学习经典时在沉淀,积累,当到达一定的储备量的时候,爆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
就像玥儿妈妈早上的分享,孩子现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但是一开始也不是这样的。这七年下来,无论如何,她都陪着孩子一起把经典坚持读下来了。他说他们没有去补习。只是让孩子坚持读经典,练钢琴,学国画,现在孩子在这几方面都获得不错的成绩。这就是厚积薄发的表现吧。听着秋红老师的分享,给了自己非常大的信心。
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学习经典了,学习成绩就会马上好。经典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影响孩子的思维,格局和大爱。影响到的是孩子的整个人生。
听到这段分享让我想起了梁冬分享过:
努力和不努力的人,还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一些人努力之后,还是很清苦?为什么一些人努力之后,可以达到很高的格局,慢慢幻化出潇洒的样子?中间的差别在哪里?其实,差别在于小时候看问题的格局。
梁冬分享小时候,他没有去过清华大学,只见过广州一所大学容纳一千人左右的分院,饭堂只有一层,宿舍楼也就两三层,阶梯教室也是小小的。后来,他考上北京广播学院(已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走进学校一看,就和小时候见过的大学差不多。所以,他根本没想过自己能够成为清华、北大的毕业生。
当年,他的高考成绩应该是高于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的,因为他们班里一位成绩比他还低五十分的同学考上了清华大学,但他填志愿的时候都没敢报清华大学。当时,他觉得以他的智商和“积分”能够读北京广播学院已经非常厉害了,事实也就如此。
小时候格局很大的人,大部分是父母给他们播下了伟大心灵的种子。经历过很认真的工作之后,最终他们要超越这种表面上辛苦的工作,建立一个有着更开阔视野的格局。而这些种子是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被播在心头了,可能是以“被告知”或“被看过”的方式。
话说回来,老子是一个有很大格局的人。他为什么有这样开阔的格局?因为老子的长辈已经有二十多代人接触过皇帝的生活,他们大部分是史官——国家图书馆管理员。 在中国古代,像老子长辈和老子这样的人,所看到的东西,是一般人看不到的,而且他们的工作都是世袭的(那时候,外国也是这样的世袭制。比如度,你是在恒河边摆渡的人,那你的后代就一直是摆渡人)。他们看过大量帝王真正管理国家的那些秘密和格局,之后写出来的东西,所表述出来的,一定隐含了很多强大的能量。
而我们,如果在小时候,心里没有天下的格局,妄想从开始就成为潇洒的人,就会形成散漫的性格;如果开始很勤奋、辛苦,但没有大的格局和远大见地的话,也很容易终身劳于辛苦。
扎克伯格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天的扎克伯格,很大的原因是,他读过大量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献。据说,他能背很多篇古希腊的长诗。
所以,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应该被种下一颗有宏大见地的种子——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去学习,也不仅仅是为了生活去工作,必须有超越于此的对人生的理解。
昨天给妈妈打了电话,手术之后还好,就是说要多休息,尽量不要流汗,这样会恢复得更好。为了让妈妈更好地休息,弟弟每天早早起来煮饭,爸爸晚上帮忙洗衣服。昨天打电话的时候,我问我爸在干什么,妈妈笑着说,爸爸在洗衣服。爸爸和弟弟确实非常勤劳,看到一家人这么和睦友爱,我心里也很开心。从小到大,父母都是相亲相爱,从没吵架,这样的家道家风对我的一生影响非常大。
昨天讲到了让孩子心中有爱,有大爱。这是培养人才的基本。
怎么样才能心中有大爱呢?不是你跟他讲,你要怎么怎么样,而是你自己要去做到,你给到孩子创造了这样的成长环境,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就会做到心中有大爱了。
之前蓬蓬看到同学都有弟弟妹妹,也很渴望。经常把玩偶围一圈,给玩偶讲课。特别希望有个妹妹,就可以跟妹妹玩。很长时间,当周围的小伙伴们都拥有自己的弟弟妹妹的时候,肯这小伙伴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玩,她回家哭了,告诉爸妈说,想要个妹妹,弟弟也行。这个时候老大对老二的到来就有了心理准备了。
我们二胎是有计划的,当我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老大之后,才有了老二。现在老二一周岁八个月,老大说我要把更多的爱给弟弟,因为我比弟弟多父母的爱有八年。我要把多的爱给弟弟。我和蓬蓬妈很欣慰,我们从来没有要求她让着弟弟,但是她每次都会主动让着弟弟。他们相处得非常愉快。
有了老二之后,我们的家庭教育是把爱都尽量给老大。好比老大在写作业,老二会去打扰,又好比老大在玩一个玩具,本来玩得好好的,可是老二去弄乱了,这时,我们会批评老二。虽然孩子还小,但不对该批评还是要批评。
我告诉老二,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要照顾姐姐,要保护姐姐,因为你是男孩子。从小给孩子塑造这种责任,担当,决断力的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母亲都重要,易经中说,夫夫妇妇各正其位,母亲是柔弱的,如果爸爸不参入家庭教育,只有母亲的话,孩子的性格会受母亲影响比较大,母亲越用心越努力,孩子的问题可能会更严重。男孩子要有决断力,需要父亲的陪伴。
母性本柔,母亲再用心努力陪伴也给不到孩子像父亲的那种男性的阳刚之气。。曹操教育孩子,都让孩子随他上战场,不是让孩子去打仗,而是让孩子去看,看父亲是如何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曹操培养的孩子们都文武双全,非常优秀。
真正的教育是在生活中教育出来的,而不是关起门来在温室里面死读书读出来的。育心倡导要不离家庭,不离生活,不离社会,不离圣贤教诲,这才是适应孩子的成长需要,才是符合教育的基本要求。经典告诉我们,人要有三位:天地,父母,君臣。我们要敬天敬地敬父母。
现在有的孩子,心中没有父母,天不怕地不怕,没有家庭,父母的观念,所以做任何事情是不考虑后果的,这是很可怕的。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小,担心孩子还小现在读经典会读不懂。就是因为不懂我们才去读的。如果一个三岁五岁的孩子能把经典读懂了,那就不是经典了。
孩子3-7岁是记忆和学习的黄金时期,错过了非常可惜。你不教,孩子也会从身边的车牌、广告牌去学习,但是学习这些都不如学经典智慧。
营养吸收就是在反刍。牛羊吃东西,左边三十几下,右边三十几下,是在反刍,嚼细了才好吸收。我小时候的快乐很多都跟家里的牲畜有关。反刍它在嚼东西的时候,左边嚼三十几下,停几秒,右边嚼三十几下,这样反复其道。而这个过程就是它在反刍的过程,把白天所吸收的东西进行反刍,吸收。
孩子学习经典也是一个道理 ,小时候学习就是在储存,等孩子大了,自然就会有东西来反刍。很多父母心太急,今天学了就想要有效果,没有效果就觉得没有用,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学习舞蹈或唱歌,时间短,一两天就可以去表演。但是学习经典不一样,不是学习一两天就可以运用出来的,学习经典时在沉淀,积累,当到达一定的储备量的时候,爆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
我学了好多年的道德经,而我从中只是使用了百分之一的智慧,我已经非常受益了。虽然我们这么大的年纪才开始学习,但还是有所收获。如果孩子从小就开始累积经典的知识,到长大了那就不得了了。
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学习经典了,学习成绩就会好。经典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影响孩子的思维,格局和大爱。影响到的是孩子的整个人生。
父母要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育心抓的是父母的学习,是反者,道之动。只有父母学习了,成长了,进步了,孩子自然就会有所成长,有所进步。父母对待工作如果持抱怨的态度,孩子也学会了抱怨。父母的言传身教将影响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