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为什么学习方法不管用
学霸名师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高效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学校需要适合大部分学生、平均水平学生的节奏,而我们不想处于平均水平,就需要按自己的节奏规划安排学习策略。比如早读是语文,但我们有昨天学习的英语按照记忆曲线需要复习记忆,我们可以选择先记忆我们需要记忆的内容;比如某个老师讲得太容易了或太难了我们都可以选择不听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程度自主学习;比如某个练习对我们来说太简单或太难了可以和老师商量不做。我们需要有:
1. 时间自主权
2. 听课自主权
3. 作业自主权
为了拥有这些自主权,我们应该和老师沟通讨论,需要提出完整的自主学习方案,包括:需要自主学习的时间、科目、作业,自主学习的规划,是否能按规划执行的保证,以及如何发现自主规划的问题及如何调整,需要老师协助的内容等。
学习策略的核心原理:高强度用脑
我们需要学习时保持高强度用脑的状态,或心流状态。
学习策略 1 :结构化学习
把知识点分类、分层,做到不重不漏
学习策略 2 :全流程优化
一个简单的学习流程为:预习 -> 听课 -> 练习 -> 复习。
全流程优化即是把学习过程中的每个流程都优化到极致。
1. 预习:首先,我们需要根据自己没有预习时在课堂时否能根上老师节奏和掌握课堂知识的程度确定自己是否对某节课需要预习,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先要遍历公式、原理、知识点,把不能理解透彻的知识点整理列表,在课堂时如果老师解答了则划勾,如果没有则要想其它办法理解。
2. 听课:在听课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听课所需要的东西,课间也尽量活动筋骨保持头脑清晰。听课过程中应以理解为主,记忆和笔记为辅,课堂结束后要结构化整理笔记和知识,预习或课堂中不懂或似是而非的知识点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在听课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专注,最好达到高强度用脑状态(可以通过冥想来练习),如果碰到太简单或太难的课堂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考虑是否要自主学习,如果遇到枯燥不感兴趣的科目需要强迫自己进入高强度学习状态。
3. 练习:要注意使用排序策略(由易到难,每个难度的习题要做到条件反射的程度)、单一化练习(每个类型的知识点练习做到条件反射的程度)、知识点定位(确定题目要考察的知识点、定理、公式)、分层策略(一眼就会的题目可以不做,但要思考一下才能确定的题目需要练习)、结构化练习(将知识点结构化整理、错题结构化整理)、模式化练习(能过一题多解、一解多题的练习方式在脑海中形成“特征 -> 解题思路”对应的数据库并做结构化整理,在遇到其它题目时能从中提取解题思路)等学习策略。
4. 复习:不同学科要注意不同的复习策略
a) 重理解的学科:数学、物理
复习核心:原理、公式
数学核心:题型变化
物理核心:原理理解
b) 理解和记忆都需要的学科: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
复习核心:知识点
c) 重知识积累的学科:英语
复习核心:平时积累
d) 重逻辑能力的学科:语文
复习核心:平时积累,阅读理解可以复习结构化的模式化知识点
学习策略 3 :发现漏洞并修补的方法
测试是查漏补缺的最好的方法。
测试的方法:
1. 试卷、考试
2. 费曼技巧
学习某个知识后在大脑中回忆模拟的讲解一遍,遇到卡壳的地方再学习再讲解。
费曼技巧衍生版即找个真实的人讲解学到的知识,如果遇到讲解不清楚或对方提问却无法回答的地方再学习再讲解,这样会比基础版更能找到学习漏洞。
学习策略 4 :记忆策略
分散记忆策略:越是无逻辑、零散的知识越可以分散记忆。
记忆曲线策略:尽早复习、多次复习、优先复习逻辑性弱和零散的知识、逻辑性强的知识先理解。
学习策略 5 :脉冲策略
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时间、精力冲刺某个知识点。
短期脉冲:适合平时学了新知识的时候,遇到难点可以在当天花几个小时全力突破。
中期脉冲:适合在期末复习的时候,对没掌握的某个大章节大版块的知识点每天花几个小时全力突然,持续几周。
长期脉冲:适合高三总复习时,每天花几个小时攻略某几个相连版块的知识点或某个学科,持续一个月以上。
学习辅助 1 :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源
当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自己时,我们需要重新选择自己的信息源。
信息源有:学校老师、辅导书、同学、课外师资。
学习辅助 2 :保证精力
保证睡眠时间,适当运动,课间活动筋骨使头脑清醒。
总结
我们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时间自主、作业自主、听课自主的情况下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方法。
主要核心为高强度用脑。然后配合适当的学习策略:结构化策略、全流程优化策略、查漏补缺策略、记忆策略、脉冲策略。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源并保持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