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被彩礼、房贷和育儿压力笼罩的时代,婚姻早已不是玫瑰花瓣铺就的浪漫大道,而是一场需要精心经营的合伙事业。
马建国站在公司门口,手里捏着那张薄薄的解雇通知书,心情比窗外的阴云还要沉重。四十有五的他,从没想过会在这个行业低迷期被裁员。回家的路上,他的手机震动了几下,是妻子李秀兰发来的消息:"今晚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排骨,早点回来。"
推开家门,妻子正在厨房里忙碌,锅中飘出的香气让他暂时忘记了失业的阴霾。"今天怎么样?"李秀兰头也不回地问道。"公司裁员,我...被解雇了。"马建国艰难地吐出这几个字。
李秀兰转身,脸上没有他想象中的惊慌,只有一种沉稳的关切:"知道了,先吃饭吧。工作的事,明天再说。"
那晚,两人坐在餐桌前,像往常一样聊着家常,只是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到了未来。马建国有些自责:"这些年我只顾着工作,家里的事都指望你..."
"说什么傻话,"李秀兰打断他,"婚姻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记得我们刚买房那会儿吗?首付款你出了大头,但装修钱是我东拼西凑的;孩子出生后,你负责晚上哄睡,我承担了大部分家务。我们一直都是合伙人,不是吗?"
马建国点点头,想起他们刚结婚时的情景。那时他们挤在一间小出租屋里,李秀兰怀孕四个月还坚持上班,而他每晚加班到深夜。有一次他发高烧,李秀兰背着他走了三站路去医院,路上摔了一跤,膝盖上还留着淡淡的疤痕。
"其实我昨天接了个兼职,"李秀兰突然说,"给一家培训机构做会计,虽然薪水不高,但至少能缓解燃眉之急。"
马建国惊讶地看着妻子:"你白天在幼儿园已经够累了..."
"生活嘛,总得想办法。"李秀兰笑了笑,眼神里闪烁着坚韧,"你不是常说,夫妻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吗?一个人松了劲,另一个也得拉着点。"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开始了"合伙人模式"。马建国每天研究求职信息,参加各种线上培训,李秀兰则更加努力地工作,同时兼顾家庭。每晚睡前,他们都会花十分钟聊聊当天的进展和遇到的困难,像是在开一个小型董事会。
三个月后,马建国找到了一份薪资稍低但更稳定的工作。那天晚上,他拿出一个信封递给妻子:"这是我在失业期间偷偷攒下的一点钱,不多,就算我这个合伙人补交的'投资'吧。"
李秀兰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叠现金和一些理财产品的资料。"你不必..."
"我知道这不够弥补你的付出,"马建国认真地说,"但我希望你知道,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不会让我们的'合伙企业'倒闭。"
李秀兰握住丈夫的手:"其实我最怕的不是经济危机,而是我们变成同床异梦的两个人。只要我们还愿意为这个家一起努力,就没什么坎过不去。"
一年后的一个周末,他们坐在阳台上喝茶。马建国的新工作已经步入正轨,李秀兰的兼职也发展成了稳定的副业。他们的生活并不算富裕,但家中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记得我们刚结婚时,你问我为什么选择你?"马建国突然说。
李秀兰笑了:"因为你当时说了句实话,说'我不会保证让你大富大贵,但保证和你一起扛过所有的苦'。"
"那时我就明白,婚姻不是爱情的终点,而是合伙的开始。"马建国望着远处的夕阳,"爱情可能会随着时间褪色,但合伙人之间的信任和默契会越来越深。"
李秀兰轻轻靠在他的肩膀上:"是啊,就像我们买的那个老房子,当初只是个毛坯房,我们一起粉刷、装修、添置家具,如今已经变成了温馨的家。"
风轻轻吹过阳台,带着远处桂花的香气。这对中年夫妻明白,婚姻的本质从来就不是虚幻的爱情童话,而是两个成年人决定携手同心,共同经营一份叫做"家庭"的事业。
在这个人人都在谈论"躺平"和"内卷"的时代,他们选择了成为彼此最可靠的合伙人,在生活的起伏中互相扶持,共同成长。
因为他们深知:再浪漫的爱情,终究会变成柴米油盐的日常;而一个靠谱的合伙人,能让平凡的日子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