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仅仅是历史书上抽象的文字和插图,还可以在博物馆里以展品形式更为浓缩,极具真实的记述和还原,唤醒我们久远的记忆,认清去处,畅想未来。在这里,我们领略了历史的变迁;在这里,我们找到了祖先光辉的足迹;在这里,我们感受了落后挨打的屈辱;在这里,我们期许着灿烂的明天。
阳明书院的游学主要目的地就是名胜古迹和博物馆,青木老师还曾带领孩子们专程坐飞机去省博观看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全国巡展。孩子们在青木老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渐渐的走进博物馆、亲近博物馆、迷上博物馆,博物馆变得不再遥远,不再高冷,孩子们因了解产生兴趣,因兴趣变得着迷,博物馆已经逐渐融入孩子们的血液。书院的孩子有的迷上了《国宝档案》,愿望是亲眼目睹节目中的馆藏珍宝,全家自驾游目的地是北京故宫博物院……
阳明书院的博物馆之旅从未停歇,2018年2月25日,青木老师组织孩子们游学中国农业博物馆和北京航天博物馆。
参观中国农业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农耕五祖”雕像和先贤壁画,带领我们从远古一路走来,农耕工具、农业生产技术、水利技术不断革新,感叹我国农业发展史上一次次伟大变革,和古人的聪明智慧。展板上的近现代、当代农业科学家的照片很多,并不像影视明星一样能被熟知,但正是他们解决了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更应该成为偶像!
参观北京航空博物馆,就是普及近现代史和当代史,那都是真枪实弹,那都是血雨腥风。华人飞行先驱冯如;抗日战争时期“飞虎队”创始人美国人陈纳德,展板上未提及的“中国空军之母”宋美龄;解放后,弱小的新中国空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浴火重生,迅速发展壮大……
英雄的名字镌刻成了民族自强的诗篇。“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一个民族的尊严,一个国家的和平,是依靠强大的军队打出来的。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教育于博物馆,是身临其境,是感同身受,是与书本融会贯通;是认清过去,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是扎根沃土,壮志凌云,放眼未来。
帮助个人认知自己,帮助这个民族认知自己,我们才可以掌握个人的命运,创造这个国家的未来。少年梦脚踏实地、一技之长;中国梦心系祖国、豪情万丈。
厉害了,我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