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一段轶事。当有人问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您觉得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提问者本以为会听到一番长篇大论(这是弗洛伊德很擅长的地方)。大师略作沉默后回答到:“爱和工作”。
这个言简意赅的回答道出了心理健康的真谛,就是减少自我关注,将能量运用于爱与工作之中。哲学家罗素有一句名言:幸福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消除了对自我的关注。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临床上,很多心理疾病患者的康复,正是来源于走出了自我关注,把精力投注于工作、学习,或爱的关系中。我们来看看“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的成长经历:
森田从小体弱多病,有明显的神经质症状,12岁时还尿床,16岁以后时常头疼、心跳快、容易疲劳,还有其他神经衰弱症状,中学时曾患肠伤寒病,虽多方求医,坚持治疗,但收效甚微,老是对自己的健康担心;直至他上大学一年级时因受其症状的折磨,学业都难以坚持,考试将至,感觉难以应付,抑郁气愤之下,产生了自杀的念头,遂放弃一切治疗,彻夜不眠地拼命学习。结果却出乎意料:考试成绩很好,而且多年缠身的各种症状竟不治自愈。(来自《百度百科》)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理解,森田正马当时可能是一个疑病症患者,总是关注身体的不适,忧虑自己的状态,试图用各种方法解除痛苦,最终却陷入了自我关注的泥淖。康复来源于他最终“放弃了治疗”,这种放弃导致了心理能量的转换,从内倾转向外倾,使能量的释放有了途径。
很多抑郁或焦虑的患者,试图通过“想通某个问题”、穷思竭虑、仪式性行为等不断地自我关注来彻底消除痛苦,结果却走进了死胡同——糟糕的情绪越来越多,症状越来越严重。恰恰是他们放弃了这些自我关注的行为和思考,开始学习或工作,跟人建立有情感的关系之后,痛苦得到了缓解。
亲密关系丧失(比如失恋或丧偶)之后哀伤的完成,其标志是一个人重新恢复了对他人、社会、工作的兴趣,也就是说,心理能量投注于外界,而不再沉溺于自身。
一个有躯体痛苦的人,往往只会关注身体痛苦本身,丧失了对他人的兴趣,所以,身体的痛苦往往会中断一段浓烈的爱情。久病床前无孝子,可能也来源于久病者过度的自我关注,无法与周围人形成有情感的关系,最终导致周围人的厌弃。
那么,为什么过多的自我关注令人痛苦,为什么减少了自我关注就能得到心理上的解放呢?为了理解这背后的心理机制,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
力比多(Libido)指的是推动人活动的心理能量(类似于推动事物运动的物理能量)。力比多淤积令人痛苦,力比多释放令人快乐。这类似于一个无法进行性活动的人,由于性欲的堆积而痛苦不堪,而一旦可以进行性活动(性交或手淫),性能量的释放带来了快乐,缓解了痛苦。
通过一些途径释放力比多,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的。如果力比多释放的途径受到了阻碍,那么淤积的力比多会产生紧张的感觉,出现心理痛苦和心理症状。
力比多的投注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婴儿期,力比多投注于自身,这是原始自恋状态。然后,力比多逐渐地投注于客体(指的是扶养者,以及其他人),这便导致爱的关系的形成。从最初的对父母的爱,到后来的友谊及伴侣之爱,以及亲子之爱,背后都有力比多的驱使和满足。
通过这样的发展,一部分力比多仍然投注于自身,通过自恋的行为或幻想得到满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自恋的),一部分力比多投注于外界,通过爱和工作得到释放。这种发展一方面减少了力比多淤积于自我中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完成了社会化,一个自我中心的婴儿慢慢变成愿意与他人建立爱的关系的人。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外在客体的无情和拒绝,力比多的投注受到挫折,于是有可能折返回来重新投注于自身,这便是继发性自恋。重新投注于自身的力比多,如果转变成一种自大狂的状态(显性自恋者),力比多仍然有了一条释放的途径。因此,自大狂虽然令别人不爽,但却不容易出现心理症状。如果没有转变成自大狂状态(隐性自恋),那么,无法充分释放的力比多就会以疑病症、神经衰弱、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形式得以呈现。
在《论自恋·导论》一书中,弗洛伊德写道:“当力比多的自我贯注超过一定量时,对自恋的超越便成为必需......欲阻止患病,最后的手段便是开始爱;若不能爱,挫折必导致患病”。他引用了德国诗人海涅的诗:
疾病无疑是创造背后所有推动力的最终因子。
籍由创造,我得以复原;
籍由创造,我变得健康。
好了,理论的解释已经有了,那么,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减少自我关注,达到心理健康呢?
1、去发展爱的关系。
有了爱的对象,避免了力比多在自我中的淤积,减少了自我关注,这为开启心理健康提供了可能。当然,伴侣关系中也有痛苦,但这些痛苦会弱于自我淤积之苦。毕竟,关系中虽有痛苦,也会有温暖和释放,而沉溺于自我关注所带来的痛苦,似乎是绵绵不绝的。
一些研究也发现,已婚者的幸福感高于单身者,有孩子的夫妻幸福感高于丁克一族(研究结果略有不一致,是从统计意义上来讲的,具体到个人则不一定),看来,爱的关系是缓解心理痛苦的良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老老实实完成社会要求每个个体的任务(学习、工作、结婚、生子),对于心理健康是有助益的。
2、投入地工作、学习、创造、分享
一些人赚了足够多的金钱后辞职赋闲在家或周游世界,但空下来之后却发现,生活反而没有了之前那样的快乐。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有成就感、创造性的工作,能充分释放力比多。没有了创造性的工作,力比多释放的其他途径又不能建立起来,是这些人痛苦的原因所在。
“工作有价值,是因为工作和与工作相连的人类关系所提供的机会,大量地排放了力比多的部分冲动(自恋的、攻击性、甚至爱欲的冲动)......当维持生计的日常工作可以经过自由选择的时候,就是说,通过升华作用,可以利用存在的倾向和保存其力量的本能,或者因为结构上的原因而有比平常更强烈的本能冲动的时候,工作就提供了特别的满足。”(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
因此,投入和有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为力比多的释放提供了途径。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在高二之前,我学习辛苦却鲜有成就,总是沉浸于自我怀疑之中,在高二之后突然进入了创造性、成就感的学习状态,幸福感便明显提升了。
3、提升自我觉察力,减少自我关注。
当发现在自我关注时,比如努力想着怎样让自己开心起来,试图想通某个自我问题,以及对于自己利益、前途、容貌等的过多关注等,不妨停下这些关注,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去(学习、娱乐、工作、聊天、做事等)。这是在主动调节力比多释放的途径,从自我关注中走出来。
这里面仍然要推荐正念观呼吸的练习,每当发现自己在分心时,提醒自己放下这些关注,回到呼吸本身。这既是在训练一种自我观察的能力,又在培养一种从自我关注中跳出来的习惯。每一次地放下,是在放弃我执——一种力比多在自我中淤积的痛苦状态,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说明一下自我关注与自我觉察的区别:
自我关注:指关注自己的容貌、身体不适、表现、反应,利益得失,试图想通关于自我的某些问题,沉浸于某些与自我有关的想法中的情况。比如,如果这篇文章发布之后,我经常地打开知乎来看看有没有人点赞或评价,这便是自我关注。
自我觉察:自我关注时,自我与想法或冲动融为一体(认知融合),自我觉察时,自我与想法或冲动分离(认知分离)。还是举上面的例子:我打开知乎看看有没有点赞或评论,并感到开心或受挫,这是自我关注;我知道我有了想看点赞或评论的想法和冲动,这是自我觉察。自我觉察能够给力比多在自我的投注踩一下刹车,减弱力比多淤积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