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天真这个名字是她给自己取的,在我看来自然表达了她的一种人生追求。徐浩峰说,稚气最难,霸气最易。作为一个站着不说话就能让人感受到霸气的人,偏要追求稚气,实在是合乎命运一贯的安排。「天真」肯定是该追求的,是我们该走个大圈重新捡起的人本来就有的东西。
2 从「思维」到「天真」,老人说改名就是改命,唯物主义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本书说的是,如何靠思维抵达天真。
3 永远只对事,不对人。
4 虽然我什么都懂,却依然天真!一直觉得我就是那个虽然什么e,却依旧愿意天真的人,原来她也是!在什么年纪都依然心存天真,多好啊!--马伊琍
5 杨天真有点像只「微胖的天鹅」:表面上浮在水面悠闲自在、十分优雅,实际上水底下的脚蹼一直在猛劲儿地扒拉。
6 一个人的奋斗,像怀孕一样,日子久了,总会被看出来的。
7 很多人这样形容杨天真:slay 全场。我很好奇这个词儿到底是什么意思,就去请教公司的小朋友。他们告诉我,最准确的翻译是:大杀四方。好吧,我很希望读完这本书的每个人都能像杨天真一样,拥有这样的信心和气场:大杀四方,闪闪发光。 -脱不花罗辑思维 CEO
8 就像大家催我做大码女装,我立马就行动了一样,我觉得需要即市场,我能做好,就去做。顺势而为的成长始终是我一路前进的方向,我自知没有逆流而上的勇气,更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舒舒服服地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日子过得开心,收入不错,也能有成就感。不纠结,想得开,也许是我最大的个性特点。所以我爱憎分明,喜恶突出,行的马上就可以,不行的说啥也没用。
9 我会把欲望写在脸上,把目标公之于众,成功了就疯狂赞美自己,失败了就体会什么叫痛不欲生。因为我始终相信真实地活着,远远好过虚伪矫饰。若我自己还有些内容和价值可以分享,也必定毫不保留,贡献出来,「榨干」一下。
10 看,我就是这么把自己当回事儿。
和自己沟通、和世界沟通,以及不辜负自己。
11 真诚是沟通中最重要的,没有之一。
12 越成熟,越真诚。
13 我们做交流是为了解决问题:真诚,是解决问题的最快路径。
14 因为真诚,我们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真诚是一种交流状态,不是知无不言的泄底。
15 真诚,作为一种态度,会给我们的表达设定清晰的边界。正是因为真诚,我们才能在保留不说的权利时更有底气。(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清晰的界线,明确的方向,勇敢的底气!完美的交流)
16 信息差是一种手段,很多生意都是靠信息差才达成的,但是信息差不意味着撒谎。兵不厌诈,「诈」是一种特殊手段,但我们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沟通的常态。
17 17 小聪明耍多了,给人留下的是滑头的印象,失去的是对整个人的信任感,在关键决策的时候,这种给人的印象分是很重要的。你会把生意交给一个你并不信任的人吗?耍滑头的方式或许可以一时达成目的,但这样的人永远不会被放到一个平等的合作对象的位置。
18 看看沟通中洗脑和 PUA(原指搭讪,现多指情感操控的手段)的流行,看看很多人对真相第一反应的遮掩,就能知道,撒谎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的天性。真诚的态度,是要与人性中的自私和贪婪对抗的,甚至要直面自己的很多问题,承担更直接的责任。
19 PUA 就更不用说了,使用那么多的套路和伎俩,就是为了控制别人,达成自己的目的。PUA 的核心是沟通双方的不平等,如果不上些手段就没法达成目的。从本质上来说,双方并没有获得一种真实的关系,只是通过暂时蒙蔽他人而达成的一种临时性信任,而这种信任是非常容易破灭的。
在事情上,你可以上各种各样的手段,但在人身上,就不要上手段了,在人身上使用的所有手段,最后都会反噬。
20 真诚,说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有的不真诚可能会在短期内给你带来好处,但是从长期看,都是给自己埋下的雷。
21 别人都不真诚,我也要真诚吗?
是的。因为大家都不够真诚,所以你更要真诚。我们无法瞬间改变这个不够真诚的大环境,但我们至少可以控制自己,让自己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去理解沟通。我们和别人说的、对别人做的,无时无刻不在传递一个信息:我是谁。
22 我把自己当成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就会特别在意我是不是留给别人这样的印象。我不希望别人觉得我是个不讲信用的人,所以我会努力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我不把自己当回事儿,而把自己当成一个赖皮,我就会坑蒙拐骗。在乎真诚,这是一个做大事的人最终能成功的原则之一。
23 每一个有大成就的人,都明白真诚的重要性。越成功,就越渴望真诚。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随着人生境界越来越开阔,我们一定会越来越真诚。随着你个人的职业进阶,你会遇到越来越多成熟的人,他们工作状态成熟,情绪也成熟。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我们就会越发感知到真诚的力量。这些人都有识人辨人的本事,能洞悉人性,而我们耍的小聪明在他们面前会暴露无遗。一旦你养成耍小聪明的习惯,当人生进阶的时候,你就会被识破,自然也会很快遇到瓶颈,也就是说,你会遇到人生晋级的屏障,这不是卡在能力上,而是卡在人性上。
24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真诚相待。不真诚的伎俩可能会在一开始让你找到一条近路,但这条路一定走不远。我们的生活中从来不缺少那些自称能颠倒黑白的「鬼谷子」,也不缺少把不真诚的那些沟通术奉为圭臬的营销大师,更不缺少相信「不真诚」能够为自己吹出一片天的懵懂盲流。之所以会有人觉得真诚可笑,是因为他们困在了由「不真诚」构建的小世界里,吃惯了因为「不真诚」而骗来的糖果,从而丧失了对人的基本判断。人性中的恶会让我们的一生遇见很多不真诚。别人的不真诚、总体环境的不真诚,都不能成为我们自己不真诚的理由。因为当我们真的看得够高、够远的时候,就会发现:哪怕只有一毫米的差别,真诚,还是比不真诚高。
25 缺乏真诚的目的性是很容易让人洞察到的。
26 关于价格,关于利益的沟通,肯定会充斥着信息的不对等以及心态和能力的博弈。
27 好的沟通,可以是一种攻防状态,但绝对不是一种战争状态。攻防是你来我往,战争是你死我活。 一旦胜负心爆棚,或者目的性太强,沟通的双方就会丧失理性的判断,而只想着在沟通的路径中加入套路和障碍,因为成王败寇,谁都不想成为那个狼狈的败方。一旦内心建立这种充满硝烟的战争模式,沟通者就会觉得对方是来搞定我的,或者是来攻击我的,这种草木皆兵的应激状态反而不利于沟通者在倾听这个环节中理解对方的用意。
28 在沟通中,真诚的态度会为我们在制定策略和推进沟通的时候设置一个起码的底线,这个底线可以让双方在互相信任的状态下进行沟通。 这不是让你做「傻白甜」,有什么说什么,别人说什么信什么,这里的真诚是指你应该掌握一个基本的沟通机制。没有人是傻子,当我们的不真诚已经能够引起对方的警觉时,我们就是在给自己埋雷,给自己设限。真诚听起来很感性,好似一种情感上的选择,其实真诚也是理性的。攻防机制是常态,如果不真诚都已经引发了火药味或者使信任锐减,就得不偿失了。(沟通前需要拿出真诚的态度的,同时也要清楚自己什么可以说是,什么不可以说)
29 我们社会上的每个人都站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看前面戏台的戏,本来大家都好好地站着,谁都挡不到彼此。突然,有一个人为了能够看得更清楚,就在没有和大家商量的情况下踮起了脚。大家劝他,他不听,于是他后面的人也只能无奈地踮起脚。这样的行为辐射开来,导致前后左右的人都踮起脚。到最后,每个人都踮起脚,这和刚开始大家没踮脚时是一样的效果,只不过每个人都很无奈、很累……
30 当普遍的信任度降得很低时,真诚就成了一种很奢侈的事情,甚至会让人觉得划不来。加上有太多的「沟通大师」都在教大家如何使诈,让大家误以为沟通的现场就是一个个战场,所以大家就把自己调整到一种打仗的状态,准备冲锋陷阵。但是,枪声一旦响起,哪里会有真正的赢家呢?
她什么都懂却还那么天真。
31 人,从来都不曾拥有过绝对的真实;一个好的沟通者,从来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
32 撒谎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情绪消耗。说了一个谎,就是开启了一个无限循环。 因为你总要用一个谎言去填补前一个谎言的窟窿,任何一个环节忽略了,谎言就面临被拆穿的危险。而谎言一旦被拆穿,当时因为撒谎而获得的东西就会马上失去。
33 「人艰不拆」的心态,能放过就放过,但是你要记住,一旦你说了谎,就得用额外的消耗去圆谎。
34 谎言有即时的好处,却有长久的隐患。真诚或许无法及时获利,但从长远看,能创造益处的积累。
35 我们都困在时间的维度里,只有到后来才会发现,时间长 了,谎言给我们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少,而真诚带给我们的东西才会越来越多。
36 千万不要把别人当傻子,谎撒多了,在日后的工作中,就会多出一道道墙,而不是一条条路。
37 离职能够讲出真实的原因。其实越是小事越不需要抗拒说出真相。真诚一点的原因是它有可能会为你带来更好的结果,比如公司愿意留住你从而开出更好的条件,部门愿意留住你而做出你想要的变动,这些结果如果没有真实的表达是没办法得到真实的反馈的。
38 谎言最大的坏处不是欺骗了别人,而是欺骗了自己。我们都困在一种「利己」的执念里,相信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应该朝着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向。最后不知道是骗了别人,还是骗了自己。
39 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不同,自然就会有不同的追求。
40 人总得知道自己要怎么活啊。当然,分辨自己的真实目标需要一些时间,但刻意的掩饰就会让合作对象很沮丧,因为所做的事情全是白费。谎言不总是说给别人听的,最可怕的谎言是那些用来欺骗自己的,因为说着说着连自己都信了,从此就生活在一片幻象当中。
仓央嘉措:一个人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越少越好。我们已经有太多挫折和磨难要面对了,何必把精力和时间花在撒谎上呢?请再真诚一些。
41 聪明人总会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谎言,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不够聪明,不是吗?如果有些事情说不出口,最后让我引述一句季羡林老先生的话: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42 很多人在沟通当中的一个误区,那就是正面的冲突和残酷的真相一定要避免,为此他们用撒谎来逃避和遮掩……这样的想法让沟通变得扭曲,真正的问题被虚假的说辞粉饰,埋下了有可能在未来越来越严重的隐痛。其实真诚就像是一场快刀斩乱麻的手术,当时可能会痛彻心扉,但是只有彻底清创,对症下药,我们才可以好得彻底。
43 不管是男是女,都可以接受自己不被爱或者被放弃,但都绝不想在欺骗中不知所以。
44 沟通不仅是对现在负责,更是对未来负责。真诚有可能会伤害现在,但撒谎伤害的是未来。
45 有一个故事很老套,说真实和谎言一起去河边游泳,谎言比真实先上岸,穿着真实的衣服先走了,但是真实不愿意穿谎言的衣服。从此,人们宁可相信穿着真实衣服的谎言,也不愿面对赤裸的真实。
46 我们每个人在沟通中都一定会有这样的困境:说谎会轻松一下,会把痛缓解一些,会让场面更好看一些,但是这个谎言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这条尾巴会 波及之后的种种。 反过来,虽然把真相说出来会尴尬,会有阵痛,但这些都是当下的,尴尬过了,痛过了,真诚不会有后遗症,还会把副作用降到最低。
47 那里减分。第一,这会让自己显得眼高手低,能力值不匹配。第二,这会让同事误解你好大喜功,什么事儿都往自己身上揽,容易不合群。最后,这会显得自己特别没有责任心,老板会担心整个团队因此受到影响。
48 我们必须接受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有些缺点,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改不掉。与其花这么多精力去补短板,不如花同样的气力去提高长板。每个人都一样,有不擅长的事,就一定有擅长的事。把自己不擅长的空间腾出来,不仅是为了让其他擅长的人大显身手,更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去做可以让自己发光发亮的事。
(不要太过于在意自己的短板,在合适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也可以让你在团队中变得不可或缺.)
49 我不行,不可怕。我说我能行,最后却不行,才可怕。
50 无效沟通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既影响了工作,又浪费了时间,还误会了感情。
51 我们对尴尬总是本能地充满恐惧,能逃避就逃避,实在逃不掉,往往会选择用曲线来淡化它,或者转移它,却很少有人选择直接面对。
52 微信作为社交工具,避免了面对面即时交流的尴尬,留足了缓冲的空间。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见更为棘手的沟通时刻。
53 「对不起,我真的忘了你是谁了,我们能重新认识一下吗?」
第一,谁都不是傻子,你如果真的不记得了,传达出来的信息是可以被对方隐约察觉到的,有的人会主动再介绍自己,有的人则继续装傻,看你能撑到什么时候。第二,既然对方过来和你主动说话,无论你是出于维护一段关系,还是联络一下感情,总归双方的一个共同诉求是彼此相识且有意愿保持下去。第三,如果对话已经结束,你还不知道对方是谁,那刚刚已经发生的这场沟通除了貌似缓解了表面的尴尬,并没有起到任何实际的作用,毫无意义。
54 假如我讨厌你,我就一定告诉你。
55 在沟通中,情绪是需要被保护的,而不是被操控的。
56 谈起沟通,我们一般总会想着去「连」,连接人与人,连接情感与情感,也连接结果和原因。好的沟通者不仅会「连」,还要会「断」,会切割,会分离,由此确立自己沟通体系中的边界。
57 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是一种主观的选择,极端状况下的清晰度越高,效率越高,浪费的时间也就越少。
58 圈子与圈子之间的交集总会涉及更多不同的参与者,你自身的边界越清晰,参与者就越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不让彼此难堪。
59 道不同,不相为谋。
60如果朋友、亲戚少了这笔钱就没办法渡过难关,而我又恰好具备这个能力,我会选择送而不是借。
61 底线不是一条黑乎乎的死线,它的作用是给我们提供一套完整的行为方式准则。而边界意识也给了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可以说「不」的勇气。
62 沟通中的直接有千万般好处,却有一个现实的缺点:如果处理不好,直接会很尖很锐,容易戳到人。(如果说出对方比较不能接受的话语的时候,应该先做铺垫,或者询问对方的意愿,提高对方的接受能力.)
63 预期管理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步,奠定基调。
如果我们做好了预期管理,沟通者就会提前让对方明白自己的语言来自性格而非恶意,并提醒对方不要把一些因为耿直而脱口而出的话放在心上。「接下来我要和你说的是我的心里话,它可能不好听、不中听,却代表了我最真实的想法。」我们需要在谈话的一开始就奠定这样的基调。
第二步,把决定权交给对方。 许多人可能都痛恨一句话:「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因为跟在这句话后面的内容多半都是不当讲的。不得不说,虽然这句话令人讨厌,但是「当讲不当讲」这个表达确实是一种预期管理,作为选择方是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的。
「你想讲就讲,不想讲就算了,但是请你想清楚再讲。」我的回答也给了对方选择的权利,我希望对方能够重新权衡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的分量。我已经把状态调整到真诚的频道,而对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决定。
第三步,让对方做好准备。
如果你接下来要讲的内容真的很尖锐,或者让对方比较紧张,不好回答,则应该通过提醒,让对方在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不会因惊慌失措而造成沟通过程中的语言变形。所以在日常生活的对话中,一旦要口出直言,你不妨加上一句:「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可能不太好听。你还想让我继续说吗?」
在沟通中做好预期管理,能够让对方提前做好接受的心理准备,实际上是为「直接」设立了一个缓冲区。虽然直接在沟通中很重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就能够明白:直接让意思的表达能够尽可能准确,而预期管理则是让直接能够尽可能地照顾到沟通中的情绪,让对话的双方都不至于被直接的尖锐所伤。
64 我以为我说了,其实我没有。
65 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衍生出各种意味完全相反的解读,沟通中的误解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66 态度可以委婉,但内容必须直接。 (如果内容不明确,对方可能会误会,并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展,但并不是你想要的结果.)
在沟通里,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状态:我以为我说了,信息传递出去却变了样,在对方看来,你根本就没说。
67 婉拒。
什么是真正的婉拒?你的口气可以委婉,但是内容必须明确。
68 人类是一个个独立思考的个体。我们对不同的事物和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当你希望自己的信息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递到对方那里时,你需要判断沟通中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并把自己的表达直接落实到最小单位的括号内。
69 委婉的语气可以表达以后合作的可能性和延展沟通的弹性,但是内容坚决不能给对方留出误解的空间。
70 你都已经明确让我不舒服了,为什么我一定要让你舒服?
71 沟通是平等的,我们有让彼此舒服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有一方打破了这个平衡,对不起,作为其中被攻击、被调侃、被刺激的那一方,没有义务保持礼貌。为什么我们要为了满足他人的虚荣心而委屈自己?
72 众所周知,生活中从不缺少这样的人:他总是站在一个高点上,无论高点的名字是道德还是逻辑,毫无顾忌地指点别人的生活,而大多数人则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顺从、迁就和退让。此时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清晰的表达让对方理清每个人生活和隐私之间的界限。
7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拥有为自己的生活做选择的权利。
74 在沟通中应该注意的两件事:距离和善意。先说距离,好的沟通一定要保持一种距离感,无论是谁,我们都需要知道,那不是你,也不是你的生活。每当你想要从自我的角度来表述,甚至来教导对方的时候,请先问问自己:对方为什么要接受我居高临下的建议?对方为什么要允许我的看法和建议侵入他的生活中去?
真正有善意的沟通一定是一种帮助的给予。当对方表达出自身的问题或困难时,最好的回答是:「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然后你要确保自己能够真心地听取对方的需求,并切实地给予对方来自你的帮助。
75 你要把自己当回事儿,沟通才能是一回事儿。也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明白自己是回事儿,才能减少这个社会上太把自己当回事儿的那群人的数量。
76 「解决问题」不是结果,是前提。解决问题要比问题早。
77 沟通,可以很清晰地分解为四步:第一步,做沟通的准备,锁定问题,并想好解决方案;第二步,进行沟通,根据沟通中的细节,调整并提出解决方案;第三步,完成沟通,与对方协商并确定解决办法;第四步,执行沟通,将沟通中的解决办法运用到实处。
78 一个好的沟通者,会把「问题意识」自主性地转化成「方案意识」。记住,方案比问题有价值,所以,有方案的人比只有问题的人更有价值。(方案要在沟通前准备,解决问题要比问题早。)
79 解决问题,让你更有底气。
无论处在什么境地,最糟糕、最不可取,通常也是最经常被选择的方式就是:找借口。
80 遇到问题,别找借口,找解决方案。
81 主动寻找解决方案的沟通方式,既利己,又利他,沟通者也会因此获得更足的底气。
82 每一件从未尝试过的事情都经历了从全新的接触、学习到掌握其中的逻辑和方法的完整过程。而学习能力的底层正是对自己的认知和对世界的理解。犯错误很正常,但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机制来防止同样错误的发生。比如犯错本。提醒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83 掌握分寸感,找目标一致的人协同你,有效地调配资源,就可以提高效率。
84 预判的前提是双方的时间和效率。当我们做预判的时候,视角应该放在双赢上,最好是两方都得到方便,利人利己。
85 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都是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86 一旦能够习惯性地为别人考虑,节约别人的时间,生活中无数的沟通就会在一个又一个的细节堆积之后,变得顺畅而又充满人情味。
87 在一段沟通中,我们总需要有一个人比较主动地去照顾另一方的感受,并且随之做出一些积极的安排。想在别人前面,把整个节奏安排好,大家自然就会比较舒服。
88 我在乎你的时间,因为我也同样在乎自己的时间。这种共通的价值观,可以贯穿整个沟通过程,让双方都能赢得彼此的尊重。
89 很多人会觉得:我拿多少钱,我就要干多少的活儿,拿得少,我就干得少。恰恰相反,那个时候已经只拿这么点工资了,如果不多学习,不多干事儿,就是在对自己的时间不负责。想明白这一点之后,你会愿意去做所有力所能及的事,并且毫无怨言。
90 我们常常会遭遇未知的阻力和强烈的挑战。这个时候,只要我们能始终不忘当初挑起担子的初心,不退缩,就能把「我愿意负责」变成「必须由我负责」。
91 年少时学习的苦,和成年以后生活的苦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但是为什么人们情愿承受后来生活的苦,却不愿意承担年少时学习的苦呢?答:很简单,因为学习的苦,你要主动迎上去吃,但是后来生活的苦,就算你躺着,它自己也会来。
92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从天而降的临场发挥,一切皆源于准备。
93 没有人可以轻易做到临场发挥,所有的临场发挥都是厚积薄发。 有的人是靠几十年如一日的阅读,有的人是靠生活中时时刻刻的观察与思考。不管用什么方式,如果想要成为好的沟通者,你就一定要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为沟通做好准备!
94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同样的思路,高效、高质量的沟通也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时刻准备着」,我们要让自己的思维随时处在活跃的状态。
95 沟通的氛围应该是轻松的,但沟通者的思考状态不能松弛。 只有在沟通前和沟通中时刻聚焦最核心的目标,时刻寻找共识的基础,时刻切入共情的场景,我们才能让沟通真正地有效。
96有时候这个世界上的道理往往非常朴素。如果我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多事情都是不可理喻的;如果试着去了解沟通的对象,站在他的位置看他眼前的风景,就会发现同一件事情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读。
97 屁股决定脑袋。沟通时,先看看对方的屁股坐在哪儿。
98 要把事情想在前面,能够早告知的一定不要拖到最后硬币总有两面,没有高下更没有对错,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同样如此。因为工作性质不同,你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沟通者,他们也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拥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取舍原则和决定权。
99 巴菲特说:如果你打了半小时牌,仍然不知道谁是菜鸟,那么你就是。在沟通的话题里换一个说法:如果你已经知道对方是一个笨蛋,却仍然不知道改变和他沟通的方式,那么你也是。
100 一旦确定了对方是「笨蛋」,就要用适合与「笨蛋」沟通的方法。因为每个人的理解力、执行力、抗压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优秀的沟通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沟通对象,制定不同的沟通策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同一件事针对不同水平的受众,优秀沟通者要采取不同方法以确保沟通到位。
如果同样的沟通结果出现两次,除了对方恶意使坏,其他参与人员也是有责任的。
没有拿到预设结果,除了抱怨对方,也需反省自己,为沟通行为负责。而不是一味抱怨责怪。)
101 聪明人之所以能够存在于这个世界,就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会有笨蛋。 时间流逝,有的笨蛋会脱胎换骨,变成聪明人,有的笨蛋会坚持自我,一直做笨蛋。我们永远不能对所有人都用一套沟通方法,那样不仅你会很辛苦,沟通结果也很难保证。如果不能想明白这个道理,那就说明,你才是笨蛋。
102 碎片化的时代就会有碎片化的表达,我们的沟通中到处都是支离破碎的片段。对于这个现实,我们不仅需要习惯,更要明白如何运用,如何抵抗。
103 每个人的人生燃点是不一样的,可能在别人看来是个屁的事情,在我心里就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是在维护自己在意的事情,维护自己的信仰。
104 观点应该保留被影响的空间,接受不同角度的声音,但绝不应该被统治、被支配。因为一旦失去改变的弹性,我们就失去了自我沟通的前提。
105 单个的价值判断可以通过日常的自我沟通来与自己达成和解。可怕的是由一个又一个约定俗成和固定认知所形成的社会共识,这样的社会共识会对个体形成巨大且无形的压力。
106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套绝对的标准,而是要去建立一个坐标,然后把自己放进去,变成那个频频闪动的点。(那个频频闪动的点。 就是我们调整的过程。 离标准远了就靠近标准。)
107 只有当我们用问题回应问题,而不是一味接受答案的时候,问题才会变得更有意义。因为疑问本身的目的就不是顺从,而是思考。
108 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他们评估事物并做出判断和决策的视角和格局就不再仅仅是钱。
109 格局,决定了沟通的维度。 格局有多大,沟通维度就有多大。
110 每个人的压力和感受都会受到人生阅历以及当下情绪的影响和局限。
111 很多道理属于岁月的馈赠,只有经过时间和过往的淬炼,才能慢慢懂得。
112 一个问题背后的对象不同,真实的困境也是不一样的。
113 答案里有你的价值观,其实提问中同样包含着你的思考、你的认知、你希望得到的别人对你的期待,以及对你格局的判断。
114 沟通的内容是由沟通的思路决定的。沟通的思路是由一个人的想法决定的。一个人的想法是由其格局决定的。所以,格局不够大,沟通维度就会小。如果一直没有提升,就会一直困在原地。
115 提升自我的格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取决于你的人生经历和不断的思考。我们要知道:不断上升,以到达更高的层面,这是需要动机、动力和行动的。
116 共情的情,不是情绪,是情理。
117 人,总是无法忽视情绪的,甚至很多时候非常容易被情绪主宰。
118 稳定的情绪能够保障就事论事的沟通,你可以如实地指出他的缺点,但情绪不稳定的人则接受不了。遇到挫折,情绪稳定的人会先做事,再处理情绪。而情绪不稳定的人则要先照顾情绪,再做事。
119 长期使用情绪手段,会让周围的人免疫。等你有真情绪时就不会被重视。
120 利用情绪作为武器,可以把事情办成,却不一定能够把事情做好。
121 沟通,不仅是言语上的你来我往,更是情绪上的你来我往。
122 压力过载会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动作变形。
123 深度思考,就是在我们想一个问题没有答案的时候,不断拆解这个问题,逼迫自己追问答案背后的动因、问题之下的问题。这就是一种自我沟通。尤其是在面对「无形之针」的时候,这种良好的自我沟通极其重要。
124 柏拉图说:「会说故事的人统治世界。」在沟通里,也可蹩脚地引述他的话:「会说故事的人统治沟通。」
125 沟通中的共情,绝非一种简单的情绪,而是一种情理。
126 道理,让我们看见事;而故事,则让我们看到人。 共情,可以调动沟通中的温度,让我们能感受到情感,从而得到感动和抚慰。太多的时候,我们选择直白,渴望道理能够直击对方,却忘记了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个最柔软的地方。一个人会因为觉得你说得很对,而选择同意你;但一个人只有在觉得我和你一样的时候,才会选择相信你。道理,是让人同意的;而故事,是让人相信的。
127 无论是陌生人还是亲近的人,一定都会对我们抱有态度,正面也好,负面也好,有人喜欢你,就会有人讨厌你。
128 碰到认识的人对你口出恶言,或者背地里对你恶语相向,想想这三个问题:第一,他对我重要吗?第二,他说的问题,我是不是真的有;如果有,则要反思和改进。第三,他是不是没有控制住自己人性的黑暗面?如果不能忽略他,至少要让自己放松一些。
129 《乱世佳人》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Tomorrow is another day。
130 别做情绪的绑匪,也别做情绪的囚徒很少会有人真正被绑架过,但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或大或小的情感绑架。
131 生命的羁绊,是我们每个人活在社会、家庭中,作为个体要去体会的爱恨情仇。
132 我幸福的方式,是由我自己定义的。
133 情感绑架之所以会让人不知所措,不是因为恶意,恰恰是因为善意。 因为是付出,所以我们得补偿;因为是期盼,所以我们得满足;因为是为我们好,所以我们得接受……反过来想想,把别人当回事儿,也要把自己当回事儿。面对付出,我们也付出过;面对期盼,我们也有自己的期盼;面对为我们的好,只有我们自己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134 不是「我和你」,是「我们」。
135 当你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时候,就会在潜意识里断定对方是错的。
136 多给对方建议,少给对方意见。
137 人嘛,总是更喜欢和自己像的东西。
138 时间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达成共识,是因为我们都被困在了当下的这一刻,而无法用更长远的目光看待眼前的事物。
139 多方混战中的沟通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我们需要梳理各方的诉求,准确地了解每一个沟通者背后想要的是什么。
第二步,拆解关键目标,从各方诉求出发,逐一平衡。
第三步,我们需要精准地定位总体目标的调性,这样各方才能在这个大的方向上明确自己的义务和收获,从而把力气使到一块儿去。
背后的诉求是起点,各方的平衡要通过拆解关键目标达成,而最终的合力则需要主基调的搭建。
140 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大型的演唱会,协调各方,平衡全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定位,唱出自己的那一首歌。
141 让沟通的双方都明确地知道我们是一边的,就能将沟通当 中的多方转换成简单的两方:我们和他们。 以此为起点来进行沟通,常常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从而为达成诉求提供更便捷的路径。
142 「我们是一边的」是沟通者一起搭建的一个共同出发的起点。只有沟通的各方都能够稳稳地将下一步的举动立足于共同的根基之上,所有的举措才能拥有最大的合力。
143 不是「都是为你好」,而是「都是为我们好」
144 好的沟通应该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145 一个人是永远都无法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处境和想法的,每个人之间总会存在认知、感受、表达等间隙,而且不可能被「都是为你好」填满。我们永远都无法从单一一方的立场和判断中找到共识的所在,向来都是要从双方共同提供的内容和立场中找到共识,因为形成共识的基础来自两个人共同的坦诚、共同的思考和共同的表达。
146 只有当双方都发现共识的结果是一种共存和共赢时,才会更加自信和踏实地继续共同前行,因为双方都知道选择合作是更好的出路。也只有当双方都清楚地认知到共识的结果是一种差距和裂痕的时候,才会心甘情愿地分开,因为离开才是更好的结果。
147 真正的共识一定是双方互动沟通之后的结果,也就是说,起点和终点是双方都同意的,因而达成的不是「都是为你好」,而是「都是为我们好」。
148 现实会复杂得多。
149 不同的群体会有不同的偶像选择,而且这种选择上的不同在互联网时代会越来越细分、越来越深。
150 用自己的发现去打自己的脸,这不但不丢脸,反倒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151 共识的过程,其实也是个互相淘汰的过程。
152 共识,不仅是在人际沟通中找到可以继续往下走的共同点,同时,它也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心理机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坚信不疑的东西,要挑战这些底层的共识,往往不是一次小修小补能够撼动的,而是需要一场观念的地震。
153 共识,往大了说,是一种相互的淘汰,同时,它又是一次相互的挑选。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非常坦然:离开的人注定会离开,而会回来的人也一定会再相逢。
154 经过碰撞,我们才了解自己是谁。 不是碰撞就结束了,而是碰撞之后还要思考。撞完之后,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受不了,知道自己疼在哪儿,在哪儿摔倒的,下次该如何避免;另一种是碰撞让你发现了新的机会,认识到了自己耐受力的临界点,下次还可以更勇敢地去撞出新的火花。
155 自我沟通和自我审视,可以判断出两条不同的行动线。第一条行动线是进攻,你可以去做很多事情,挑战很多你以前从未做过甚至从未想过的事情。而另一条行动线叫作反思,你会总结自己不对的地方、不应该再犯的错误,以及不可以再重演的伤害。
156 只有感受,人是不会成长的。因为当下的感受一定是清晰和明确的,如果只是知道我舒服了、我爽了、我疼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这一切就都没有价值。成长需要一系列完整的步骤:你经历过疼痛,从而知道了背后的原因,也知道了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最后明白了在想要和得到中间需要如何做到。缺少了任何一步,都不是真正的成长。
157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是由他选择的结果决定的,不是由他的初心决定的。
158 我们都太过善于表达:我是这样的人,我是那样的人,但「这样的人」和「那样的人」往往做出了截然不同的事情。相比语言,只有在关键时刻的关键决策,才能真正表达你的样子。
159 因为人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真正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
160 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自己做很多本能的修饰,一方面是修饰给别人看的,另一方面是修饰给自己看的。在别人眼中的自己和在自己眼中的自己永远存在巨大落差,几乎无法达成一致。
161 「我想要开心的人生,但是成功使我开心。」(开心和成功并不对立,共赢最好。)
162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靠自己去定义的,财富的积累一定是一个方面,但也一定不是全部。
163 没有逻辑是绝对的,绝对没有绝对。
164 理清自己的人生燃点。你可以靠做什么而成功?你可以因为做什么而开心?开心和成功一定是方向不同的两个终点,永远无法同时到达吗?换个思路,如果我的人生燃点是谈恋爱,我就去勇敢地恋爱;如果赚钱是让我开心的方式,我就去努力赚钱。这一切都只是手段,它都是为了满足我想要一份开心人生的初心。我肯定也想过一个开心的人生,这点毋庸置疑。只不过让我开心的方式是比较受虐的,在别人看来是痛苦的。
165 第一,成功需要被你自己重新定义。第二,你的人生燃点能否和你的人生快感结合起来?第三,开心真的是肆意妄为、无所顾忌吗?
最后,再问一问自己:「我想要开心的人生,还是成功的人生?」
元小芸的答案:想要成功的开心,开心的成功,二者不矛盾,让它两双赢。
166 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认识自己,优点、缺点都潜藏在我们的躯体和意识之下,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挖掘,才能在内心深处抵达更加真实的自己。
167 任何一份工作需要的都是你的独特性,不可取代性才是真正的竞争力,什么都会却什么都一般,是最容易被淘汰的。
168 让优点变成优势
169 没有人会拒绝生命中热乎乎的生机勃勃。
170 第一,被误会,是一种常态。 第二,不要妄图去改变所有人的刻板印象,这不太可能。
171 因为刻板印象的不公到处解释,大声发声,最终往往都只是起到了反向的效果。原因很简单,别人只会越发觉得你不够坦然,一旦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所有的误解就都变成了你想要去隐藏的东西。 欲 盖弥彰,永远是好奇心和猎奇心的马达。
172 只有感受,不叫成长。只有面对,不叫回应。 不就是刻板印象嘛,怕它?!解决方式:态度上不在乎,行动上用事实碾轧。
173 沟通中有两个认知的方向,一个方向是把自己放进去,不管是人群还是观点;而另一个方向是把自己抽出来。
174 在意结果比在意人言更重要。
175 通过主观努力而造就的客观成就是不会骗人的。不在意不重要,但是用结果超越了不在意,这很重要。
176 放弃型人格:不是 100%,就是 0
所谓放弃型人格,就是会在人生的每个阶段确定一个清晰的价值排序,并且按照最核心的目标严格地界定所有的事物,一旦发现这件事情并不能促成目标的最终达成,就果断放弃。
177 放弃是很多人最终的选择,人终究不会选择伤害自己的事情,但是每个人认清真相的过程需要花的时间不同,放弃型人格就比较容易做出判断。
178 不是 100%,就是 0。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在应该付出的时候 100% 投入,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极致的 100% 的收获。
179 王尔德说:很多东西,若不是我们怕别人捡去,我们一定会丢掉。而我们需要面对的就是清空那些不再符合我们新目标设定的东西,把自己的头脑、时间、精力都腾出位置,为迎接新的人生目标做准备。因为我们在做一件新事情的时候,需要投入,完全的投入。
180 我们都曾经在自我还不够强大、不够完整的时候去妥协和迁就,随着自我逐渐完整,我们就能意识到身心合一、知行合一是多么重要。
181 自我沟通是一个自带柔性和温度的概念,我们渴望善待自己、了解自己、宽慰自己。有时候,我们需要狠一些、坚决一些、强硬一些。这不是对自己的苛刻,而是因为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就不能一直留恋过去的风景。向前,才是我唯一的答案。
182 不知道要什么,先从不要什么开始自我沟通中,迷茫之所以能够困扰我们,是因为我们通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奇怪的是,无论再怎么迷茫,我们也会坚定地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元小芸想起自己有个歪理,不知道什么是爱,但一定知道什么是不爱。不知道什么是好,但一定知道什么是不好,所以可以反过来,比如知道家暴不好,反过来不家暴就是好。知道骂人不对,反过来不骂人就是对。知道欺骗不对,不欺骗就是对。知道出轨不好,不出轨就是好,慢慢的也就会区分是非黑白,远离假恶丑,走向真善美。)
183 在自我沟通和自我定位当中,不是每个人都能一开始就找到自己的燃点的。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就先从自己不要什么开始。
184 这世界上有些事情即便你热爱,也不用一辈子都只做它,也不用非要做到最好,可以把生命投注在更新的可能性里。
185 「不要」不是简单的放弃,不是冲动的停摆,不是鲁莽的抽身。 「不要」意味着感知。 会自我沟通的人对自己的内心一定有足够的敏感度。毕竟我们不能欺骗自己的感受,违反内心的渴求去委曲求全。没有人能够轻易地成全自己的「不要」,然后转身离开。现实的种种总是将我们那个绝对的自我不断拉向地面,而我们要尊重自己的不要,也要真切地为自己争取资格。无论你当初是因为什么选择了一个行业,都应该尽力做到最好,适应这个行业的变化,掌控这个行业的节奏,最后,是你选择离开这个行业,而不是这个行业选择了你的离开。
186 如果我们的内心已经因倦怠而生了出走之意,就需要听从自己的内心。
187 一个人要多不喜欢自己,才能向自己厌恶的方向狂奔而去?
188 不知为何,我们好像习惯了要确定「要」和「想」,才敢做出改变。「不要」和「不想」,早已经给了我们足够迈出下一步的理由和底气。
189 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
190 良好的自我沟通,是找到好方法的前提。就算方法再好,一旦不适合自己,也不可能奏效。
191 从动力的角度出发,对于自驱力主导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拥有极强的动力感,但是对于不得不做的事情,就会很痛苦。
192 要用积极的正能量驱动自己,把真正喜欢的事情做到非常好,超越一般人的好。
193 时尚大师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194 四个象限的存在让我们知道对比的力量。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也就没有自我定位。我们要从社会现实的基础出发去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理解自己的所在。 (元小芸想起叶子农的“见路不走”,即实事求是是对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多重要啊!还在慢慢,细细寻找中……你呢?找到了吗?)
195 任何一个集体里,人都会被分门别类,放入这几个象限。我们要理解的是人的共性和某个人的个性。有了这种心态,我们就会在对比中不断确认自己的进步速度或退步速度,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
196 四个象限会让你懂进退,不灰心。 其次,这个坐标系解释了一个我们很容易忽略的事实:环境中的每个人都是动态的,一个人可能在这里是第一象限,但有可能到了更高的平台,就会立马掉到第三象限中去。也可能此时处于第三象限,经过努力和时间的加持,未来大跨步进入第一象限。同样,自己如果现在在第三象限,也会更清楚方向在哪儿。
197 四象限法是一种方法,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画出很多种多元的坐标系,它可以提供多维度的视角让我们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在一次次对比和自我定位当中,我们能懂得很多原来觉得是一团乱麻的东西。能力和态度、重要和紧急、快慢和好坏、及时和长远,不同的横轴和竖轴将带来不同的思考维度和方式。
198 学会接纳自己。四象限让我们看到尽头,看到极限,看到分类,看到形形色色的跃迁和下沉。只要我们不是在为自己的懈怠找理由,在真的尽力之后,或者在尽力的路途中,我们就会接受自己。四个象限是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对撞,对撞是为了让我们意识到也定位到自己。但这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经过对撞,我们可以坦然地拥抱自己,在我们找到自己之后。
看完全书,只觉得果然成功人士是有一些方式方法的,她们够勇敢,果断,也够努力。我们就算没有人家的条件,但借鉴一点方式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学着分析,学着思考,学着自我沟通,自我成长,也是挺不错的。
看来脑子真是好东西,要多多锻炼,让它活跃起来,才会精灵聪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