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可细读之军事才能vs政治智慧
——白起之死的真相
寒假学生拟定的第三次写作题目如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司马迁在《史记白起列传》的最后评价道:“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你同意司马迁的说法吗?你认为白起的“长”与“短”分别是什么?请写一篇文章说明你的观点。
读完全文,白起的长处只有一点,即卓越的军事才能——“善用兵”。在战争年代,善用兵的白起真是生逢其时,他凭着这一点,从左庶长迅速升至武安君,在长平之战后达到权力巅峰,拥有与应侯博弈,甚至与秦王讨价还价的筹码。
白起拥有了讨价还价的砝码,却不能恰当地运用它,不仅不能为自己谋得更多利益,却反而招致杀身之祸,令人叹息之余,更让人反思。一个人靠硬本事赢得的名声地位以及谈判的筹码,该如何恰当地使用呢?
如果说白起的长处是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的话,那他的短处则是缺乏政治智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应侯范雎有隙,无端树立强大的敌人。应侯何许人也?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在入秦之前就在政治的漩涡中周旋,几乎九死一生,不仅有军事谋略,使用反间计,使赵王用赵括换廉颇,为白起取胜创造机会,更有政治智慧,帮助秦昭王加强王权,取得秦昭王的绝对信任。在政治智慧上,白起与范雎不在同一个量级上,与范雎有隙,就是在自找死路。
二、以战功要挟秦王,给应侯制造难堪,不知收敛,为赐死埋下隐患。在王陵攻赵失利后,秦王亲自命令白起出兵,并让应侯请求,但白起都一一拒绝了,像孩子一样赌气,称病推辞,不知收敛。相较于白起,王翦则见好就收,只是要求六十万军队,以保证自己继续打胜仗,维持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更重要的是王翦比白起懂得人性,懂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出兵之前,通过为子孙请求美天良宅来赢得秦始皇的信任,从而解决后顾之忧。
三、秦军失利后,私底下说风凉话,激怒秦王。在“秦军多失亡”的情况下,白起不仅不主动请缨,反而对秦王冷嘲热讽,说些“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的风凉话,激怒秦王,更重要的是秦王强用白起,应侯二请,白起依然装病,即使秦王再怎么为了统一大业爱惜人才,应侯为了自己的前途忍让,一旦不为他人所用,白起所依凭的军事才能就变得一无所用。于是秦王的一系列动作就随之而来,先免再迁,白起依然不悟,最后只能被赐死。
四、不知反思,归咎冤冤相报,至死不悟。白起临死之前追问道:“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白起罪天之处在于杀人过多,但这并不是他的死因,然而他至死不悟,将自己的死因说成“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这表现了白起政治上的幼稚。白起忏悔自己一生杀人之多,令人动容,但这恐怕是司马迁的一厢情愿,同时也是给读者的安慰。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大概都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白起之死的真正原因与他自以为的原因无法达成逻辑上的自洽,读来颇荒唐。
白起如此,稍后的项羽、韩信也如此,一般武将的命运往往如此,原因就在于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不相匹配。缺乏政治智慧,仅靠军事才能只能成为政客的工具,要想善终,不仅要有做事的才能,还得深谙人性的奥妙,在当下,依然如此,恃才傲物者当从白起的悲剧命运中吸取教训,别被生活中的两面派给害了,最后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