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的日更觉得有些困难,虽然也还是坚持每天发文字,但是书写起来明显没有之前顺畅。
最主要原因就是读书太少。
想要输出就得有大量的输入,就比如你想做一桌丰盛的佳肴,没有大量的原料,哪里加工呢?
之前,每天会看看几个关注的优质视频号,是关于教育和心理学方面内容的。也会看看几个常看的公号文,微信读书每天都会点开来读一会。加入了一个女性成长的读书群,每月至少读完三本书。后来读书群,因为群主有事停了一个月,后来我便没有跟着听了,觉得自己可以把时间放在自由阅读上。早起的时间也变得紧张,因为要赶着写会字。
加之,最近在学地理知识,又有一部分时间被占用了,我也一直以为,哪怕多做了一件事情,其他的事情都不会耽误,其实,并不是这样子,固定的能用的时间就在那里,多做事只能把以前其他事情的时间压缩再压缩,就这样,当我发现日更艰难时,才意识到这两周的确在阅读方面花得时间过少了。
我以为很多事情一直都这样做着,没有跟群也会一直坚持下来。但是,事实是,人性就是这样,能舒服就舒服。有时,反而会安慰自己,反正时间没有浪费了,做什么都是做。
其实,没有做重要的事情,盲目的忙碌,就是一种感动自己的瞎忙。
同时,我还发现,一段时间不读书的话,对人或事情的情绪化要更多一点。
想到自己这种情形,才发现人的改变真得不是短期内就发生的。
有时候,你觉得你改变了不少,但在一些特定情形时,好像一不小心又回去了。
当然这也是正常的状态,但是不能长期处于随意状态。
每天的事情都很多,每天的时间都过得很快。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如何固定每天都做重要的事?因为只有这样长期坚持下来,你才能和别人拉开差距。
可大多数人都在忙碌中淹没了自己做一件事情的初心。
所以接下来,针对自己手中的事情,做以下安排。
一、碎片化阅读
休息时间里,至少10分钟微信读书。或者读手边的书籍。每天至少30分钟阅读。
二、知识学习
每天9点半以后学习地理知识。
三、日更时间
放在每天空闲的,连续的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提前想好话题,想好的内容可以放笔记里收藏。
四、文章学习和修改。
保证两周交一篇作业交老师修改。重在质量不赶数量。
五、硬笔软笔练习时间和孩子学习时间同步,保证每天动笔练习就可。
每天计划着做事,总会比随意做事效率要高一些。以后的生活中,把读书当做必做的事情,利用好碎片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