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从一个老教授的故事中讲述了我们在人生中面对感情、挫折、财富等等我们每个人在人生途中会遇到的那些不能避免的问题。莫里教授在病痛面前没有将自己作为一个特殊的个体,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作息和爱好。将病痛带给他的影响减到最小,他还是坚持授课就像他从来没有生过病一样,因为他知道无谓的感伤只会浪费他现在急升的一点时间不如趁着还有时间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而我最为关注的还是关于怎样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如果像莫里那样在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时会不会像他那样从容,想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之后在书中找到答案“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你就不会想回到从前去。你想往前走。你想看得更多,做得更多。”,生活的意义在于去享受生活去实行自己最初想要完成的梦想。莫里教授还是会去跳舞,还是会挤出时间去陪伴所爱之人,病痛对他而言就是生命中突然出现的事物,这并不能成为放弃希望的理由,希望总是会出现在它被需要的地方。我想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但是不能说不遗憾,书并没有给出我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它更多的浓墨于老人如何坦然面对死亡,这是一种临终前超然的生的态度。但我又想在每周二的课程里莫里教授将他一生中感悟到的道理讲述给学生,在他对每一个事物的描述就是对生命的态度,他的思想会因为这本书的存在一直保存下来他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来。我们这些渺小平凡的人又会以另一种形式活在人们的心中,就是在世界上用尽我的爱,那样我所获得的纪念就更多。
莫里还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对世间万物都怀有一颗博爱之心,需要多大勇气。可有的人连自己都不去相爱,却选择了爱整个世间,像海子一样,把自己交给铁轨,还劝世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陌生人祈祷祝福,希望他们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年少无知的我们或许没有资格去谈论爱,但我们一定要学着去理解爱,感受爱。
我希望当那一天来临的时候,所有人都能想莫里一样,带着超然的心态审视人生,默然相爱,寂静欢喜,轻轻离去。现在又是秋天,校园里的红叶淡然飘落,找一个下午,放下作业,放下手机,慢慢的走过树下,拾一片树叶,正对阳光,体验生命过程。
一位即将告别尘世的社会学教授,在临终前用自己的人生感悟为一位学生上课,在每个星期二,在授课的过程,他似乎忘记了病魔给他带来的痛苦与折磨,他只是默默的他最后的生命化作最后一束光,照亮世界。余秋雨说:人生,应该沉得进去,拔得出来。多少人沉进去了再也来不及出来。死亡是沉重的,但它是人生的唯一出口。在生命的尽头,有人惶恐不安,有人从容道来。在生命的长廊上眺望有时候你不能只相信你所看见的,你还得相信你所感觉的。
“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这是我从这本书里体味最深的一句话,既然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死亡,何不如好好学如何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