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南渡之后,大宋半失祖宗之基,然而赵构却不思复疆,想独享南宋的皇天后土,大有苟且偏安于东南一隅之意。
可两河流域乃至全国的军民却夙夜期盼着王师能够早日北定中原,收复故土,而岳飞就是其中一个。
岳飞在得知金兵南侵的消息之后,一股热血瞬间又涌上了他的心头,他握紧拳头,脑海中正思量着什么。
家父早丧,而家母已老,吾若别去,孝义何在?但国难当头,河北之地民不聊生,吾若避而趋之,忠义何在?
天平的一头是孝,另一头是忠。面对这一旷世难题,岳飞默然了很久很久。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国家危亡,山河沦丧,如此之际,吾唯有共赴国难耳!
他来到老母的根前,向母亲坦言了他的志向。他准备跪别老母,投军报国,与两河军民共赴国难。
岳母听后,万千思虑如潮水般向她奔来,房中一片寂静。她用力地望着眼前的这位儿子,曾经蹒跚学步的小孩,曾经埋头苦读的小子,曾经勤勉习武的少年,如今已是国家的堂堂七尺男儿了。
纵有千言万语,纵使万般不舍,岳母还是答应了儿子的请求。
吾儿鹏举志在四方,当如大鹏振翼而飞!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吾相信儿子一定能够到达理想中的那个南冥!
岳飞拜母而别,踏上了他重拾旧山河的征途。
岳母望着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甚是不舍与挂念,但当想到儿子那坚毅的眼神时,千言万语便化成了一句话:儿且去,不须顾!
这是一个伟大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