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仔昨天被老李打屁股了,在办公室门口哇哇大哭,我一直没搭理他,估计是午觉前又各种纠结导致被武力教训了吧。办公室里的小刘说:哭得那么伤心,好可怜。我压根就没有什么时候觉得我的孩子哭得可怜过,就是觉得有点吵,有时候我觉得哭得吵得受不了了还会走过去再给他两巴掌让他哭个够。
几个上班的女同胞继续说:宝仔会不会一直哭?会自己停吗?
我忍不住笑说:肯定会了,哭久了也累的,累了就停了。要不你们试试看哭久了累不累。
刚说完一会,老李把宝仔拖进去睡觉了,宝仔还是一路哭哭滴滴,就是气势明显弱了很多。
对于孩子,我也是赞同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这点我和老李还算步调一致,我们不分红脸黑脸,基本就是一个脸色。所以宝仔和涛哥从小就不会哭得伤心欲绝,因为没用嘛,反而适得其反,越哭惩罚越重。很多时候,孩子养不成的好习惯我赞成武力压迫他养成。因为某些事情是必须按照要求去做,不能为所欲为,这个道理要懂。
宝仔哭闹的经历我没有印象深刻的,对涛哥倒是有。涛哥从小就非常爱护他的所有玩具,大多玩具都是有固定位置摆放的,当然,更多时候对我来说觉得就是随便放在那里而已。记得涛哥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他上学后奶奶带弟弟过来玩,弟弟是涛哥口中的终结者,就是任何玩具到了他手上都不会有好下场的意思。弟弟当时肯定是玩了涛哥的玩具,而且玩过后肯定也不会放回原位。涛哥放学一进家门就发现异常了,马上问谁动了他的玩具。我当时还说没人动想骗他蒙混过关的,谁知道他拿起一个骰子说:这个骰子一直放在那边桌子上的,我从来不会丢到这里,我每次洗碗前都要拿它来摇一摇的。
我知道蒙混过不了关就实话实说了。
谁知道隔一会涛哥又发现了别的玩具不见了,直接大发雷霆。
开始我还好好跟他沟通,谁知道他愈发不可收拾,一边哭一边把整箱玩具倒到厅里铺满一地,这下好了,轮到我上火了,直接高分贝攻击,还镇压不了涛哥的气势,自然而然武力出动了。
涛哥无力反击,哭哭滴滴老老实实在武力镇压下收拾起玩具。
我让他不许哭,好好收拾。他就是一边哭一边把地上的玩具使劲往玩具箱里丢,以示抗议。
等他收拾好了一遍之后,还在哭。我又把他收拾好的玩具倒出来,让他再收拾。反反复复折腾了三次,直到响亮的哭声换成抽咽。
然后我才跟他说:弟弟好不容易来一次我们家,玩一会你的玩具有那么要紧吗?奶奶和我都不知道你的玩具应该怎么摆,收拾错了一个地方,值得你生那么大的气吗?
涛哥不说话,只是不停流泪。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当时我真是错得罪不可赦,涛哥只不过以一种他当时的年龄段能表现出来的方式表达了他爱护私人物品的一种感情,而我,没有对他的这一种感情进行正确引导,反而倚老卖老给了涛哥当头一棒,幸好他的这一优点没有被我的一顿打骂扼杀掉,反而大放光芒,真是万幸。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真正无私的,不管你曾经打过骂过你的孩子,孩子都会一如既往的爱着你。确实,大多父母与我一样,都在希望孩子长成我们希望的那样,美其名曰爱孩子,更多时候我们根本没有遵从孩子心里的意愿,我们总觉得我们是成年人,有更多的阅历有资格帮孩子决定一切。我们忘了或是不屑于探寻孩子活生生的思想。我们都在自以为是。
宝仔经常从电视上学来的词语,明明是说错了,我纠正他一次两次,他还是认为他说的是对的,我也不会非让他听我的,就附和着让他将错就错了,然后他就会错得很高兴。很多时候宝仔表现出来特别小气包的样子,我知道他是在捍卫自己的权利,我也不会非要让他大方,小气就小气吧!可能旁人觉得这个妈妈也是一个小气包,人人都在乐于处处分享的时候都不教孩子学一学。我确实已经是这样的一位妈妈了,很多东西也会试着让孩子去分享,也会告诉孩子分享的好处,但是最终分享的决定权我还是交给了孩子。我愿意为你们接受别人心里的翻白眼,只要你们有理由不分享。
所以,相对来说,比涛哥小十岁的宝仔会更幸福,涛哥舍不得的玩具有别的孩子想玩,我会逼着涛哥分享,而宝仔舍不得分享的任何东西,我允许他吃独食。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家庭教育学》一书中写道:“孩子道德发展的源泉在于母亲的智慧、情感和内心的激情,人在自己的道德发展中变得如何,决定于有什么样的母亲。”我希望我能与这样的母亲沾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