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采取了顺势导流的办法,深入实地考察,提出疏导为主、堵塞为辅的治水策略,成功治理洪水。相比鲧的刚硬方法,大禹更注重顺应自然。
治水是如此,教育是否也是如此呢?这几天,自从儿子很正式地和我提出要拥有人生第一部手机后,我便陷入了堵与疏的两难境地。从他记事起,我也没有看到过他这般理直气壮地和我说话,即使我拿出大家长的姿态来,他都没有轻易退却。也正是这个原因,我最近日更敷衍了事,回复简友也没了心情,心态前所未有的失衡。
教育别人的孩子,我不乏策略和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我几乎要束手无策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一刻,再一次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想毁掉一个孩子,请给他一部手机,这句话早已经深深地镶嵌在家长的脑海里。正是因为如此,我深谙手机的魔性,害怕因为自己的一时心软,毁了孩子的未来。
儿子需要手机的原因如下:
一,初四了,班级同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孩子都有智能手机,而他只有一个老年机。这个数据,是他做班长后用第一份调查问卷换回来的。
二,每次玩游戏,哪怕是在约定好的时间内,也感受不到对手机的归属感。一贯看父母的脸色,忍无可忍了。
三,马上就上高中了,也该有自己的社交活动了,天天对着书本,看不到更广阔的天地。
四,虽然学校从不主张学生用手机,可是查阅资料,上传作业,完成实践,哪样不用到手机?
除了这四个理由,他没有说更多,只是在最后异常严肃地加了一句:“爸,您如果还是不同意,您可以对我提一个要求作为交换条件,生活的或者是学习的,我若是做到了,您再给我买。”
老实说,如果他是对我大吵大闹,这件事还未必那么棘手。自从他对我提出要拥有一部手机后,他表现得格外平静,早晨也不用我开车送他上学了,晚上也不用我接他放学了,自己骑自行车。
他越平静,我越能感受到静水流深的某种力量。
此刻,如果选择一个堵字,是最简单直接的,不给他买手机,在学习上,我就不会有多余的猜想和担忧。如果选择一个疏字,我将面临太多的不确定,眼下和未来,他能不能把控好,如果真有偏差,我能不能承受得了。
静水流深,暗流涌动,我最担心的是他的心理问题。要知道,他一向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一向是一个知道进取上进的孩子。老实说,万一他要释放情绪,那一定有山呼海啸般的破坏力。
堵,堵到什么时候?疏,哪种方式更有力?
众位简友,你们多是过来的人,或多或少地经历过我的这般苦恼,真诚地希望你们能献计献策,让我平稳周全地解决好眼下这个棘手的问题,让生活重回正轨。
感恩!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