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世上最难做的工作便是为人父母了,没有之一。
我有个小姑子,结婚没多久就离异了,孩子才几个月大且男方家也不想养,自然就归我小姑子了,我小姑子总是要工作的,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我公婆在帮她带。她在县城工作,且结婚的时候我公公也给她买了一辆车,县城距离家里开车也就40分钟左右,但不清楚什么原因,在孩子断奶之后,她回家的次数很少,有时隔2-3周才回家一次,另外孩子的爸爸一次也没有来看过这个小孩。
以上的故事是我公婆转述给我的,之所以要提到上面故事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小孩2周岁的时候,只会喊妈妈,姥姥,爷爷这几个称呼,除此以外,其他的都不会讲,且别人跟他说话,他从不进行任何回应。
我小姑子那个时候才开始关注起他的儿子来,她带她去市医院做身体检查,医生表示一切正常,可能只是智力发育缓慢,我小姑子就带孩子回家了。
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孩子,他2周岁半,在短短的几天相处时间里,除了妈妈我听清了,我从他嘴巴里没有听懂任何其他词汇。我建议我公婆和我小姑子抓紧时间去看一下是不是有什么生理原因或心理原因,我小姑子就把她半年前去市里检查的结果告诉了我,说医生说的一切正常,我当时并没有问她是否有去做心理检查,便也认为可能真的只是发育缓慢,这个状况应该等他3岁的时候就会改善。
但作为大人的我们,实在是不够称职,小孩到了3周岁,说话能力依旧很差,且他这个时候需要去上幼儿园了,但因为他不会说话,很多幼儿园不收,好不容易进去一家幼儿园,老师说话的时候,小孩从来没有在听,老师领着别的小孩做游戏,他自己在玩别的。终于全家都开始重视起这个事情了,一开始讨论说可能是性格太孤僻,需要我们多陪他玩,尤其是妈妈。因为小孩是在县城读幼儿园,跟我小姑子住在一起,所以我小姑子陪伴他的时间开始多了,小孩也取得了一点点进步,开始会含糊不清的说几个词语了,但是相比较于其他的孩子来说,“智商”真的是令人着急。
引起大家的进一步重视,是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推了一个小朋友一把,把小朋友磕到了,老师要求把他领回家(类似于开除)。这个孩子身体素质特别好,特别有蛮力,且他比他同学一般都大一些(因为他是9月1日出生的),他一推别人,如果是比他瘦小的孩子肯定要摔的。且这个孩子之前一周在学校咬了4个小朋友,好在每次都不是特别严重,我小姑子不断的登门赔礼道歉,并给老师保证回家好好教育他改正。这次老师直接拒绝了我小姑子的赔礼,可见老师已经把这个孩子当成了一个麻烦学生了。如果这个幼儿园不收他,那么其他正常的幼儿园也很难进去了,毕竟小县城就那么大,突然转学,这个消息都不用刻意打听就能传到别的学校去。
我小姑子特别无助,她现在认识到了,可能是因为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的原因,导致他与别人不一样。
我小姑子终于下定决心要带小孩来上海看一下精神病医生了,在上海经过检查之后,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患有自闭症,不过建议先去一家机构检查一下,等各项指标出来之后再做判断,且他还告诉我小姑子,如果真的是有自闭症,建议送康复机构。
我老公当晚就百度了医生建议的那个康复机构,然后跟我说,一天课程费用1000多块钱,还不包括吃住,这个费用我们全家都负担不起。我也是陷入了迷茫之中,开始网上各种找自闭症的原因以及医治方法,结果就发现了一个叫邹小兵的人,曾经为医生推荐的那家康复机构代言,我看了他的采访,业内对于他对于儿童自闭症的专业研究很是认可。他还写了一本书,书名叫《与你同行:自闭症儿童家长必读》,他里面举的一个例子和孩子很像,且书里还有很多其他实例和数据分析,结合孩子的情况一想,觉得这个专家说的特别对,我立马把这本书发给了我小姑子,并且建议她按照书本里的做,就是要多跟孩子互动,有必要的话,和专业的辅导机构一起引导孩子走出自闭症。
我小姑子回到老家带孩子去了一个康复学校,需要家长陪同学习,她全职陪孩子上课,这个孩子的进步开始突飞猛进,截止现在,四周岁半的他基本什么都会讲了,且也开始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如数字啊,认识小动物啊等等,虽然比正常的同龄小孩还是差一点,但是他的进步让我们所有人看到了希望。
为人父母,难的不是生,而是养,为了养好一个孩子,为人父母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一个最辛苦的工作,也是一个最光荣的工作,希望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能有称职的父母吧,反过来说,若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父母,请不要为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