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灰灰
01/
最近在热播《我的前半生》,周末朋友聚会在然而然就谈起了对这部剧中角色的看法。剧中马伊琍扮演的罗子君在丈夫出轨后现实苦苦哀求丈夫回心转意,之后下定决心离婚开始重塑自我,成了大家佩服的对象。从对第三者的唾弃,谈到恋爱、婚姻的存在的各种威胁以及保护之道,俨然成为了一场情感咨询会。
谈着谈着,其中一个朋友,暂且称她为小A,突然叹了口气说,“我宁可他出轨,我还能像罗子君一样可以选择离婚。”她说出这句话,吓了我们一大跳,因为在我们眼里她应该算是我们当中最幸福的一个的。
小A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外企,自己有着一份高薪令人羡慕的工作,之后经过家里人介绍认识现在的老公,老公在政府部门工作。两人恋爱一年,就在双方家人的催促下结了婚,在房价高昂的北京买了一套算是靠近市区的房子。结婚快两年仍然能想不要孩子就不要孩子;我们聚会到很晚,她老公不会博爱园,会开车来接,让我们这些仍然没有结婚的人好生羡慕。
可是今天,她突然这样说,问她缘由,才知道,他们恋爱的时候两个人还算是亲近,但是结了婚之后,两个人相处像是住在一起的陌生人,她老公在人前表现得和她恩爱有加,但当两个人相处的时候,却总是不冷不热,有时当她想要做些事情缓和两人关系时,不但不会得到称赞,却是收到冷言冷语甚至是嘲讽。时间长了,她其实都有些厌倦,甚至想要离婚,可是她没有合理的理由,提出来一定会被认为无理取闹。她哀怨地说,“跟他过日子,要么是不闻不问,要么是冷言冷语,觉得像把日子过死了,有时候宁可他出轨,我还能有理由提出离婚,结束这段关系。”
婚姻里,也许比出轨更可怕的是来自伴侣的、长期的“冷暴力”,更精确一点就是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在在《冷暴力》一书中提到的“夫妻间的精神虐待”。
02/
《冷暴力》是畅销法国20年的心理学经典,由医学博士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所著。她将这种不起眼的精神虐待,像是正常现象的暴力,通过她的经验以文字的形式写了出来,将这种”只有在深受其害才会发现难以忍受的精神虐待“,呈现在众人面前,让不明真相、正在受到这种虐待而不自知的人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以及严重性。
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在《冷暴力》一书中提到了”精神虐待“的几种表现,有几个可能是你遭遇过却没有在意的:
(1)拒绝直接沟通
小A也提到,她跟她老公没有没有吵过架,不是因为她不想吵,而是每当她想吵架,他都是不在乎,闭口不言,弄得小A像是自己在无理取闹。
施虐者面对直接提问只会逃避。他一语不发,让你认为那意味着智慧和修养。于是,你进入一个话不多但言辞闪烁、让你觉得不安的世界。施虐者每每以退为进,从不直截了当。
正如《冷暴力》书中所说,拒绝对话是加重冲突、同时取得影响力的有效方法,根本是对对方的不屑,就当是空气不存在,让对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无能自责,打击对方的自信心。
(2)言语歪曲
施虐者与受虐者交谈,会使用冷漠、单调的预期。那是不带感情的声音,令听者不寒而栗,并以看似最无辜的言语留下藐视嘲笑的痕迹。
有时候小A加班比较晚回家,说了句”工作好累“,等待她的不是”辛苦了“这样的安慰,而是”谁工作不累啊“被怼回来。
(3)运用讽刺、嘲笑、轻蔑的伎俩
前段时间,有个微博热搜里面有这样一段:在商场里排队买冰激凌,走过来一个孕妇,孕妇跟她旁边的男人说“老公我想吃冰激凌”,男人走过去问了价,十五块钱一支,男人拽着孕妇就走了,孕妇不走,男人急了“败家玩意,吃这么贵的东西,十五块钱顶我一盒烟了,快走!”
轻蔑和嘲笑是做给外人看的——贬低讨厌的伴侣,看不起他/她的想法和作为,甚至延伸至他/她的朋友圈。蔑视是对待弱者的武器,是对抗不想要的感觉的挡箭牌。而施虐者就躲在讥讽和幽默的面具后面。
以上三个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一般不会深想,遇到的时候会顶多会感到难过但也不会将其归类为“虐待”,但就像是就像是在《冷暴力》中说的:“每个人都会出现这种不当的行为,但是,有着长期且不断重复发生的,他才具破坏力”,就害怕在这种长期如温水煮青蛙的环境中,最终使自己受到伤害。
03/
在没读《冷暴力》这本书之前,我也许也会像是其他人一样,站在为小A好的立场上来劝她忍耐,让她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办法。但现在了解了冷暴力的后果,我将书中所提到的处理方式说给她听,现在会劝她直面这个问题,将自己想法说给老公听,不要担心提出引起双方的冲突;跟父母说清楚自己的想法,争取他们的支持;如果没有能够改善,做好分开的打算。
”劝和不劝离“是对两个有心将婚姻向着更好方向经营的人说的。如果一方是在消磨另一方,无形当中将婚姻两个人,变成了一个不在乎的”受虐者“,一个不自知、却深受其害的”施虐者“,不如早早分开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