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认为,在人的一生中,由于知识是人们在探索和试验中逐渐获得的,因此,教育应该是一个实验过程。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应该被动地接受一大堆知识,而是应该懂得怎样从各种渠道汲取知识,并借助工具运用这这知识。所以,作为父母以及老师的我们,应该要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激发孩子的兴趣,而不是要控制孩子们的学习。
在我们平常的工作当中,我们会经常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表现以及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及家长的教育理念时,我们有时会听到我们的家长说:“老师,我们孩子不会数数,也不认识汉字,给他报名了辅导班的效果也不是很大,我该怎么办?”每当我一听到家长问这些话题的时候,首先,我会非常感谢家长有困惑或者需要向老师求助问题,寻求解决方法时,能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的只会让孩子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学习。因为孩子在这过程中是不快乐,是被动着学习,因此,想要孩子有很大的进步,就需要做到家庭成员的教育要统一,同时也要了解那个时间段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所要掌握的本领。我们只有在孩子感兴趣的基础之上去整理和改变幼儿的想法以及行为,教幼儿学习相关的知识,孩子才会更加容易接受,才会记忆深刻。
所以孩子的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气质类型,或者活泼,或者安静,或者敏感等等。我们老师和家长要摸清孩子的气质类型,协调抚育技巧。避免“一锅煮”,生搬硬套地用一种模式教育所有孩子。 精致的教育,会根据孩子的不同心理需求和气质类型,帮助孩子完成自己的成长。作为家长以及老师,有责任去反省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修养、自己的胸怀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成长条件。同时,我觉得沟通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对立、反抗、自闭、固执等等,几乎都能找到这个源——父母、老师用高声来确立权威。因为,我们的内感官从不会背叛自己,爱的价值永远在于被爱者的反馈,所以,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就要注重输入方式,话要好好说,“好好说”本身就是一种智慧。我就经常这样告诉孩子们和自己:请对这世界上所有的人,特别是我们有缘接触的,怀着最大的善意。我们必须相信,大家都是好人。 如果发现那人小气、自私、欺骗,也要充满悯恕、理解。应对生活是个大课题,很多人从出生到经历都汲取不到很多养分,所有的抵挡来自不当的自我保护,越扭曲越无奈。
懂得心疼世人,才是心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