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71篇《王风 葛藟》
【原文阅读】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sì。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chún。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译文参考】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湾旁。兄弟骨肉已离散,叫人爹爹心悲凉。叫人爹爹心悲凉,他也哪里会赏光。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岸旁。兄弟骨肉已离散,叫人妈妈心悲凉。叫人妈妈心悲凉,她也哪里会帮忙。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滩旁。兄弟骨肉已离散,叫人哥哥心悲凉。叫人哥哥心悲凉,他也只把聋哑装。
【字词注释】
(1) 绵绵:连绵不断的样子。
(2)葛藟:蔓生植物名,野葡萄。
(3)藟:蔓生植物名,野葡萄。
(4)浒:水边。
(5)终:既。
(6)远:弃。
(7)兄弟:指家人。
(8)谓:称,喊。
(9)莫我顾:即“莫顾我”的倒文。 顾:理睬。有人解作“眷顾”或“照顾”,亦通。
(10)涘(sì):水边。
(11)有:同“友”,亲近、亲爱之意。
(12)漘(chún):深水边。
(13)昆:《毛传》:“昆,兄也。”
(14) 闻:同“问”,救助慰问的意思。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流亡他乡、求助无门的怨诗。
春秋时代,战乱频仍,人民流离失所。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到处流浪、居无定所的人。即使他称别人为父母兄弟,乞求一点同情和救济,也不可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
也有人认为此诗是一个入赘者在别人家生活,倍感孤独寂寞的悲歌。朱熹《诗集传》说:“世衰民散,有去其乡里家族而流离失所者,作此诗以自叹。言绵绵葛藟,则在河之浒矣。今乃终远兄弟而谓他人为己父,己虽谓彼为父,而彼亦不我顾,则其穷也甚矣。”
“葛藟”是蔓生的藤本植物,有缠绕、绵长的特点。本诗正是利用这一点作为起兴的出发点,用葛藟蔓延不离本根,来对比自己与家乡远离、与亲人隔绝,更烘托出诗人思念亲人的心情。
诗从眼前的景物写起,诗人见到河边葛藤茂盛、绵绵不断,不禁触景伤情,联系到自己飘泊异乡的身世,感叹人不如物,身不由己。
诗人直抒心意,语句简单质朴,却很感人,表现了飘零的凄苦和世情的冷漠。这正是《诗经》在当时的社会功能——“《诗》可以怨”,统治者根据老百姓在诗歌中表达的心声,调整国家政策,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葛藟》学习的反思探讨】
宗族的庇护:《毛诗序》对《葛藟》的解释
《毛诗序》解诗往往不从个人的感受来解读,而是着眼于时代、政治的社会大背景。《毛诗序》说:“《葛藟》,王族刺平王也。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认为这首诗是讽刺周平王的。周道衰微,正是周平王不能团结王族本身,而依靠母族的缘故。
周平王是周室东迁之后的第一位君王,他的父亲是周幽王。周幽王先是娶了申国的公主为王后,生了儿子,立为太子,就是后来的周平王。可是周幽王后来又娶了褒姒,褒姒也生了个儿子。褒姒是一位冷美人,周幽王完全被褒姒迷住了,对她宠爱有加。为了博得褒姒轻轻一笑,周幽王不惜烽火戏诸侯,后来还废了申后和太子,而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
这下惹恼了申侯,他愤恨这个昏庸的天子,居然敢把自己女儿和外孙都给废了。于是联合缯侯和犬戎,一起攻打镐京。周幽王败走,最后被杀死于骊山之下。原来的太子即位,就是周平王。周平王即位之后,感念申侯之恩,封赏甚厚。
有人认为,周平王只记得申侯的扶立之恩,依靠母族;却忘了杀父之仇,忽略王族。明代张次仲说:“汲汲图报,所谓‘谓他人父’也。‘谓他人父’,实望他人之我顾,不知亲疏倒置。”(《待轩诗记》卷二)
这样评论周平王,是有历史文化背景的。传统社会非常重视血缘关系。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直系血缘关系,是最亲近的关系。而父族又高于母族。由父系和母系血缘关系的远近而有亲疏差等。同一宗族之人,有相互援助、庇护的责任。
孔子说过:“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兄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孔子认为,该相亲近爱护的,不去亲近爱护,是违背人情的。违背人情的教化,人民是不会遵从的。
古人对宗族相互庇护的作用非常看重。《左传》记载:宋昭公害怕宗室其他子弟同他抢夺君位,想要除掉他们。乐豫说:不能这样做啊,公族好比是公室的枝叶,如果去掉了这些枝叶,那公室就没有庇护者了。连葛藟都知道要庇护本根,所以君子都从中体会“以枝护根”的道理,何况是国君呢?你如果以仁德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成为你的手足臂膀,谁还会想着背叛你呢?你为什么一定要除掉他们呢?宋昭公不听乐豫的劝告,一意孤行,被国人视为无道,不亲附于他,结果最终死于政治内乱之中。
以上分析,是从《毛诗序》的观点出发来看问题的。尽管近现代学者的解读更看重诗中个体的情绪感受,这种从宏观历史视角的解读也还是能够给我们思考启发。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诗经》中的葛及其葛产品
关于葛植物的描写集中在《周南·葛覃》《邶风·旄丘》《王风·采葛》《唐风·葛生》。春秋时期葛履、葛屦都是指葛鞋,葛鞋的描写集中在《齐风·南山》《魏风·葛屦》《小雅·大东》。
指葛纤维织成的精细织物,绤指葛纤维织成的粗糙织物。关于的描写集中在《周南·葛覃》《鄘风·君子偕老》,绤的描写只在《周南·葛覃》中出现。
有学者研究认为,许多对《诗经》中关于葛植物描写的解释有两个误解:
误解一,是对葛植物的利用没有区别对待。有的研究者认为凡是《诗经》中描写的葛就是用于纺织,显然这是错误的。
葛植物用途之一:葛藤蔓可供编织筐篮箱箧等用。葛藤蔓的利用情况《诗经》中没有提到,但藤蔓的描写则在“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周南·葛覃》)和“葛生蒙楚,蔹蔓于野”“葛生蒙棘,蔹蔓于域”(《唐风·葛生》)句中可见。
葛植物用途之二:葛藤蔓用水煮泡后所剥取之茎皮纤维可与麻媲美,供纺织及做鞋用。在《周南·葛覃》中明确描述了利用葛茎皮纤维的纺织过程,“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为绤,服之无斁”。这句话提到纺葛前的两道工序“刈”和“濩”,同时提到、绤两种葛织物。
除了《周南·葛覃》外,《鄘风·君子偕老》也有关于的描写,“ 蒙彼绉,是绁袢也”(上衣罩着的葛衫,是她素色的内衣啊),可见用于制衫。此外,关于葛鞋的描写有“葛履五两,冠缕双止”(《齐风·南山》)“纠纠葛屦,可以履霜?”(《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小雅·大东》)。不难发现同是“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一句话,用在《魏风·葛屦》和《小雅·大东》中意思却完全相反。到底葛屦能不能履霜呢?从《韩非子·五蠹》“夏葛冬裘”即可知,葛植物纤维对于防霜防寒很勉强,所以周代葛类产品多用于内衣和春、夏、秋三季服用和鞋用。
葛植物用途之三:食用。葛根可以提取淀粉,称为葛粉,是上好的食材;葛的嫩叶还可作蔬菜食用。《诗经》中只有《王风·采葛》一诗中谈到葛植物的食用,诗中“彼采葛兮”显然是采葛的嫩叶食用,因为“采”即是采嫩叶之意,如采桑、采茶等。
葛植物用途之四:药用,《诗经》中没有论及。
误解二,有些学者从《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绵绵葛藟,在河之漘”中的“绵绵”“河之浒”“河之涘”“河之漘”推知,葛藟是一种用于纺织的纤维植物,且在春秋时期已经进行了人工栽培。
有学者认为,当时并没有人工栽培葛藟,葛藟也不是一种纺织用的纤维植物。原因在于:
首先,《中国果树分类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都认为葛藟是一种野生葡萄。其次,《周南·樛木》中有“南有樛木,葛藟累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从“累”“萦”可知,葛藟是一种藤蔓植物,从“荒”(使荒之的意思,说明其野生)可知葛藟是一种野生的藤蔓植物,并没有人工栽培。
再次,直到战国时期的秦国才允许大规模开垦荒地,此前大部分华夏土地都一直实行井田制(虽然鲁国在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变私田为公田,但真正废井田、开阡陌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完成的,可见井田制一直是战国时期各国的主要农业经济制度),井田之外的野地—河泽山川并不能任意开荒,河泽山川之利属于王室所有,所以生长在“河之浒”“河之涘”“河之漘”并不能说明葛藟已经有人工栽培了。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纺织史话》,李强;李斌;梁文倩;韩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