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条《答罗整庵少宰书》(1)
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江西泰和人,时称“江右大儒”,是明代“气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而王阳明心学在江西称“江右王门”。罗钦顺举一人之力,与蔚然成派的王门分庭抗礼。
罗整庵比王阳明大七岁。王阳明遭到大太监刘瑾的迫害,罗整庵也被刘瑾排挤。罗整庵为人正派,致仕吏部尚书,辞官归里,潜心研究理学二十余载,自谓:“旦暮春秋奉起居,时时静坐聊存养。此心存久还自灵,中和无物如有形。”
罗整庵年轻的时候研究佛教禅理,后来他得出和王阳明类似的结论,认为佛家枯寂守静,不是务实之学。
罗整庵推崇程朱格物致知之学,他认为,天、人、物、我本是一理,尽人之性,即尽物之性。他与朱熹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认为格物是格天下之物,不只是格此心;穷理是穷天下事物之理,不只是穷心中之理。
罗整庵认为,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本,理是气聚散运化的秩序,理与气原为一物,反对朱熹“理生气”的理与气二物说。
罗整庵反对王阳明“心即理”之说,认为穷理怎么可以从穷其心上求呢?
因此,罗整庵的哲学思想在继承程朱理学格物致知之学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的修正,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对王阳明的心学则持批判的立场,因此两人之间在学术问题上,进行了多次书信往来交锋,直到王阳明去世。
不过,在理与事的关系问题上,程朱理学主张“理在事先”,罗整庵则认为“理在事中”,这一点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事上练”有相通之处。罗整庵的著作《困知记》的得名,或许与他注重事上的功夫有关。
《答罗整庵少宰书》系统地回答了罗整庵提出的格物之学方面的问题。
少宰,明朝吏部侍郎的别称。吏部侍郎是罗整庵担任过的最高实职,后以侍郎摄尚书事,辞官后嘉靖皇帝恩许他以吏部尚书致仕,并享受相应的待遇。
这封信与前面几封信相比,格式比较完整,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书信的首段:
某顿首启:昨承教及大学,发舟匆匆,未能奉答。晓来江行稍暇,复取手教而读之。恐至赣后人事复纷沓,先具其略以请。
阳明顿首谨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教诲《大学》方面的学问,因我急着上船赶路,所以未能及时答复。今天早上,行船途中稍有空闲,又将您的来信拜读了一遍。恐怕到了江西以后,需要处理的政事很多,我先在这里简单回复几句,请您指教。
王阳明的这次赴赣之行,很可能是发生在正德11年(1516年),他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身份,受命巡抚南赣汀漳,以平匪患。屈指算来,此时罗整庵正在吏部侍郎任上。
当时江西匪患猖獗,大有燎原之势,朝廷急遣王阳明为钦差前往巡抚。事实上,王阳明的官船一到吉安境内,就遭遇了盗匪抢劫商船的事件,王阳明高举官印,呵退盗匪,上演了一出空城计,这也是王阳明人生中的奇事趣事之一。顺便撷来奉上,意在告诉大家,王阳明是知行合一的典范,他的学问不只是嘴巴上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