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文旅:辉煌之下,故事亟待亮点

近年来,大名县的文旅活动可谓搞得如火如荼,声名远扬。又是斥巨资重建城墙,重现往昔的雄伟风姿;又是掘地三尺,探寻历史遗留的石碑,试图揭开往日岁月尘封的神秘面纱。如今,这热闹的文旅景象,就差“祖宗显灵”来增添几分奇幻色彩了。

光荣的历史,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让每一个大名人都倍感自豪与骄傲,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我。我生长在大名城里的东街,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深深镌刻在我心底,成为我生命中无法割舍、难以言表的眷恋,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炽热浓烈的情感。如同陈酿的美酒,越品越香,越久越醇。

然而,在为家乡文旅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也想坦诚地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我们大名的文旅发展固然成绩斐然,但在故事叙述这一关键环节上,仍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要知道,大名城里的每一条街道,都像是一本厚重的史书,承载着无数动人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绝非仅仅局限于遥远的古代。仅仅五十年前,这里就发生过许多值得铭记的往事。

就拿东街的那个大院来说吧,如今它已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这实在令人扼腕叹息。五十年前,东街的大院在大名城里可是相当有名的,堪称城市的核心地标,是人们心目中的“文化圣地”。大名县的各种群众聚会,如批斗会、公判会、运动会等等,都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大院内还设有两个展览馆和两个篮球场,功能之丰富,堪称大名版的“多功能文化广场”。甚至可以说,它的实用性比北京的天安门广场还要强。那时候,只要大院里热闹起来,整个县城都会随之沸腾。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游行聚会十分盛行。每当有最新指示下达,或是卫星成功发射等喜讯传来,城里的大街小巷便会瞬间沸腾起来。人们纷纷举着小彩旗,喊着激昂的口号,浩浩荡荡地涌向大院。那场面,比传统的赶集赶会还要热闹几分,处处洋溢着热烈而激昂的氛围。

大院里的两个展览馆,更是精彩纷呈。有关于阶级斗争教育的展览,通过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件件真实的实物,让人们深刻认识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有英雄祖斌事迹展览,讲述着英雄的壮丽人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名人奋勇向前;还有计划生育展览,以独特的方式向人们普及着生育知识。两个展览馆之间,种着几棵大绒花树。每到绒花盛开的季节,满园香气扑鼻,宛如人间仙境,让东街的孩子们常常流连忘返。

只要展览馆一开馆,我们东街的孩子们便会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涌进去,一遍又一遍地观看展览,每次都看得如痴如醉,非常过瘾。记得有一次,我们去参观计划生育展览,一位二十来岁、面容姣好的女讲解员,操着一口带着浓浓大名口音的普通话,手握讲解棍,绘声绘色地讲解着。她一会儿提到“避孕环”,一会儿又说起“避孕套”,还有“结扎”之类的专业术语,听得我们这些十来岁的孩子一脸懵懂,似懂非懂。更奇怪的是,当她看到我们这群孩子时,讲解的声音突然变小了,还时不时地闭着眼睛讲解,仿佛在努力克制着什么。这让我们心里都觉得有些美中不足,留下了一丝小小的遗憾。

后来,我还听说了一个关于大名计划生育的传奇故事。传说城关镇医院(位于县西街)有个女护士,胆量过人,技术精湛,思维更是超前,她竟然在没有旁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己给自己做了结扎手术。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城关医院瞬间声名远扬,也让县医院受到了不小的刺激。且不说她的胆量和技术令人惊叹,就凭这份为了事业勇于突破的思想觉悟,就足以让她名垂青史。

或许,这个故事与当下的县文旅发展看似没有直接关联,但我想说的是,没有精彩故事的文旅,就像失去了灵魂的躯壳,注定难以长久。只有深入挖掘、生动讲述这些属于大名的独特故事,才能让大名的文旅真正焕发出持久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大名,感受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风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