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的时候觉得失去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等到真失去了,还是挺痛的,比如鸡肋般的爱情。
吵架分手,他提的。但是隔三差五他会主动联系,发一些深情文学,我态度冷淡,还是有回复。
2月后,发现他接触了新人,我有点接受不了。
再1月后他告诉我谈了新人,明确我们之间无复合的可能。
我崩溃大哭。
后来他就没主动给我发消息了,我却经常想他,想起他对我的好!
我到底是因为对他感情深,还是因为别的什么,这个症状我自己也觉得很离谱很疯狂了。
他是一个各方面条件很一般的人,甚至是普通偏下的:中专学历,身材瘦弱,小毛病不断,家里条件很差,他没有存款,和他还异地隔了大半个中国。
但是看他那么快谈起了甜甜恋爱,我就像被遗弃的野猫,再叫唤都是孤芳自赏,无人来和。事情怎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我自己都不理解。
当爱情褪去了它原有的热度,发散到冰度,当激情转变为淡漠,直至厌恶,我告诫自己这就是生活。
有些东西如果不是怕被人捡去,我们一定会扔掉。同理,你捡了别人丢掉的馒头觉得丢了身份,不捡又觉可惜。
我们身处在一个鸡肋世界,生活中太多食之无味的存在,上至婚姻事业,下至中午时分匆匆吃下肚的那个盒饭。人的底线真的是可以不断退让的,所谓鸡肋,吃多了也就觉得是能上桌的菜了。
我们还要继续欺骗自己这就是生活吗?除了悲哀还剩下什么?
所谓的“鸡肋”,真的是因为珍贵,还是因为我们害怕改变?
我们曾小心翼翼地捡拾着那些让我们心动的瞬间。但为什么我们还紧紧抓着不那么喜欢,甚至厌倦的不放呢?
或许,更多的是因为我们害怕失去。爱情如此脆弱,稍不留神,就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我们患得患失,对于那些并不美好的回忆,也舍不得放手。我们害怕,一旦放手,他就投入了别人的怀抱。我们害怕,一旦放手,就会陷入孤独的深渊。
可这些让我们害怕失去的东西,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还是只是习惯了它的存在。
与薄情的人相交,如食鸡肋。勇敢地扔掉那些所谓的“鸡肋”,学会筛选,学会放弃,学会分辨,哪些是值得我们坚持的,哪些是宁缺毋滥的。该留就留,该断就断。人体需要新陈代谢,身外物与人亦然。
出过轨劈过腿的男人就像一张掉在牛粪上的钞票,不捡闹心,明明没意义,可是就是不甘于放弃。捡了恶心,欲哭无泪,自己节操全碎。
没什么可吃的时候,确实鸡肋也能一时填饱肚子,但有时吃点零食就不会想吃隔夜饭了,就不会被“鸡肋”束缚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