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阅读《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今天在听笔记侠的一个课程时,柯洲提到了这本书,不过说的不是今天看的这部分,这让我更加期待后面的内容了。
阅读笔记二:
今天看到了56%,刚好看完第四章“怎样的学习,才能够直面现实”。这部分是说如何学习的,我最喜欢的话题。开篇第一句话“只要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深得我心。
我的理解
问题驱动式学习
与之相对的是“直接传递模式”,这种模式是简单、线性的“传递—接收”知识的过程,正如大部分大学生在修一门课程时,是根本不知道这门课程的用途是什么的,只知道要修好这门课拿到需要的学分,这种学习无疑是低效的。
带着问题去学习,我们会获得比单纯接收知识要好的效果,通过问题来引导知识的融合,从而构造出个人的知识体系和架构。因此,作者认为,我们可以问自己:学习前已具备哪些相关知识,当前的知识是对已有知识架构的补充还是挑战,还有哪些东西能够帮助我了解这些知识,还有哪些更有价值值得长期探索的问题。这样就将学习变成一个富有挑战的、长期的过程。对知识解码的三个层次
面对大量的知识,我们如果只会进行最浅层的理解分析,其实对我们的精进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有深入去解码才能获得跟他人不一样的知识。作者认为,解码是分三层的。我个人的理解就是黄金思维圈的三层:what,how,why。第一层就是这个知识是什么,只关心这些知识说了什么,,传递了什么内容;第二层是怎样做到的,中间的手法或涉及到技术有哪些,我能不能也以这样的方式来达成目标;第三层是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所以说,知识都是相通,关键你是否有解码的技术和能力,深度如何。归纳不一定是好事
我们总以为归纳能力强是有种好事,能够一句话把一大段,甚至一长篇文章概括出来。确实,很多时候,这都是一种很有好处的技能。但在学习时,归纳往往带来的是信息减损,正如拆书法认为,对我们有用的有时不一定是结论,有可能是素材或推导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把书看薄,还要懂得把书看厚,懂得收敛,也懂得发散,将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创造新的思维火花。做中学
这就使我们经常说的用行动代替单纯的学习,这其实是一个输出带动输入的过程。“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对知识多次使用,能够使我们对知识的了解上一个台阶。作者还给我们一个操练知识的方法是将知识转化成技能,具体有四种方式:写作式,游戏式,设计式。知识加工三部曲
我们学习的目标最终是为了将原来各自独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从而获得新的启发,产生新思想。知识融合有三类:
迁移:获得启迪(跨学科知识)
印证:探索规律(产生灵感)
互补:全面深入(多种视角)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