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释】
1)重:庄重
2)威:威严
3)固:坚固,稳固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惮:害怕
【译文】
孔子说:“作为君子如果行为不庄重,那么久缺乏威严之气;即使读书也不会稳固;与人交往,要以忠信守实为主,不要与跟自己不同道的人结交;犯了错误不要害怕要勇于改正。”
【理解与思考】
这段话有另外一种解释,君子如果知识不渊博就不会使人敬重,学问就会有欠缺,要忠实于自己一心做学问的信念,远离那些学习态度不端正的人,要不耻下问,要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这里“重”翻译成知识渊博,知识不渊博自然“学则不固”,“主忠信”译为忠于自己一心所做的学问。我觉得也挺好。
这段话中的“君子不重则不威”现在经常被人用到,大多数是说不以身作则,导致大家对他有意见,不愿意听他的话的领导。“无友不如己者”,这一句列举的故事就是《管宁割席》太长,大家也都知道就不讲了,这句话也被很多名家解释、使用,南怀瑾:“千万别依古人解释,认为交友就要选择比自己好的,那就错了,要尊重每一个人,自己修养好了可以泛交友,学人所长。”杨伯峻译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李泽厚说:“作为自己应看到朋友的长处”他认为如果是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任何人都没有朋友了。李零说:“意思很明显,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就是孔子的意思,不必转弯抹角”。钱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矣”翻译过来就是:不要和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我觉得这个靠谱些。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我还是主张既然都是名人解析的,那我们就用在不同场合和地方,哪个合适就用哪个。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