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读第二幕,有一些新的感触。第二幕与前幕相隔十余年,这是余年是动荡的十余年,北京城内的大茶馆相继关了门。也就是说故事发生在裕泰茶馆走向“关门”的路上。
第二幕一开始就是李三抱怨改良、未改良工资。老板娘王淑芬表面不说,但内心其实也是十分赞同李三的观点。从空间安排上来看,第二幕首先出场的是王淑芬、王利发、李三。其次是难民和兵痞子,这大概预示着茶馆的“出师不利”。还没开张就碰到勒索敲诈,多晦气。
再接着出场的是常四爷和松二爷,他们两个丢了铁杆庄稼,同病相怜,一个赛过一个的穷,两个人寻思着要去别处饮酒畅谈,说是坐不起这样的茶馆了。两个消费不起的人物最先出场,是不是预示着茶馆即将走向落寞。怪不得到了第三幕所有人都要先付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