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2017)至今,近十个月里我去了八次印度,先后到过孟买,德里,钦奈,以及孟买附近的几个小城市,北部去到阿姆利则,连中部的农村也去了几回,感触很深,对印度这个国家和人民有了更深的了解。简单地说,印度人就是神和鬼的集合体,与他们的交往经历,彻底地颠覆了我的三观。我们常说这是一个开挂的民族,并不为过。
1-印度是一个宗教烙印深刻的国家。绝大多数人属于印度教徒,打开城市地图你会发现,印度教寺庙分布的非常密集,间或有寥寥几个清真寺,本地员工带我进去一次印度教寺庙,亲自领教了印度人拜神的虔诚,打着赤脚的信徒们鱼贯而入,拥挤着到神像前面献上连成一串串的的菊花(我猜是),有专人在神像下接了花圈,在你额头上点个红砂,再给两颗甜食,完成。印度教坚信种姓制,从一出生就奠定了自己的种属,人为地把人分三六九等,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到贱民,这种荒谬绝伦的教义把印度人坑苦了。我们的本地公司员工就属于下等人,对经理从来都毕恭毕敬,不敢称呼姓名,言必称‘Sir’,更不敢和他握手,而经理对下属表现的就更加傲慢。我们同乘一辆车的时候,只要有经理在,他们没一个人敢说话。印度教的教义有一条,假如低等种姓不谦卑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来世会变成更低贱的物种,比如贱民如若敢不好好做贱民自己份内的事,来世就要变老鼠蟑螂。在孟买和德里的街头桥下,遍布着流浪乞讨的妇女儿童,就住在马路边用树枝搭建的破烂窝棚里,那些窝棚有的甚至就如狗窝一般低矮破旧,惨不忍睹。
走遍了大半个印度,单就外表来说,城市基础建设非常落后,十几层楼高的垃圾就露天堆放在首都德里的近郊,污水横流,马路上没有人按车道行驶,车子都互相挤着前行,所以交通堵塞非常严重,除了德里到泰姬陵这一段,我就没遇到真正的高速公路。
2-印度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除了宣扬种姓制的吠陀经,印度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历史记录几乎为零,大英帝国的史学家也是借助于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才大致摸索出印度的历史脉络,也难怪,印度的历史就是不断被外来文化侵略的历史,中东人,波斯人,蒙古人,英国人,一波接一波地蹂躏这片富饶的土地。而且每个后来的侵略者都用强势轻松地消灭了本土文化。所以,导致了印度人严重缺乏历史观和对自我民族的共同认知,恰恰印度教宣扬的也是:世间一切都是表象,穷迫潦倒只是外在,内心只要很幸福就好。我个人觉得,在面对中国强势崛起的时代,这些奇葩的印度群体无法追赶,表现出各种怪异行为的主要原因。落后不承认,自欺欺人。
3-一个没有规则的国家。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在商业活动中,印度人普遍表现出对规则的不尊重,不守时,不守诺言,所以经常发生商业违约。(我甚至怀疑他们没有‘承诺’这个词)
4-莫名其妙的自以为是。和印度客户交流时,即使他不懂也要假装内行,不断提一些无聊的细枝末节上的问题,直问到你无言以对,他们才感觉良好。本地经理常常嘲笑我:你看你们中国,根本没有Democracy,我们有,我们可以随便骂总理。但是,面对着孟买街道两边大片大片残破的贫民窟,成群的流浪妇女儿童,遍地的污水横流和垃圾,我选择沉默。
5-散漫低效不靠谱。有一次我问印度客户他们每天工作几个小时,他说印度人很勤奋,每天工作超过九个小时,而且还常常加班。但是据我的观察,由于严重拥堵的交通,他们每天差不多十点半才陆续到办公室,十一点半就提着盒饭去食堂,吃完再去园区里散步聊天,三点多了,还是大群的员工在外面散步聊天。客户可以很坚定地和我敲定明天开会,但是当我去到,他却又可以种种很扯的理由,一次次推迟,直到你快要失去耐心。
阿姆利则金庙(锡克教发源地和精神中心)
6-对中国人的内在抵触。以愚弄中国人为乐。与印度员工共事久了,发现他们对中国人非常傲慢和蔑视,常常用一些幼稚的伎俩愚弄我们,我把这理解为,缺乏自信却又对中国极度嫉妒的表现。
7-不讲卫生。关于印度人不讲卫生的段子,大部分都是真的。在德里市中心,我也亲眼见到了马路边的简易尿坑,几个男的站一排,背后是一堵低矮的墙,侧面甚至没有任何遮挡。马路上一坨坨牛屎自不必说。飞机上,坐在我隔壁的阿三用手抓着吃完了饭,而三分钟前我才看见他用那只手一直在摩挲着赤脚,吃完饭,他居然在用他的左手指甲挑右手指甲盖里的泥! 再‘啵’地弹出来。我赶紧把毯子蒙到头上,生怕飞到脸上。
8-奇葩的印度食物。在印度生活期间,最不适应的是食物。印度本地食物以辣和油炸为主,几乎所有的食物都是辣的,它的辣不是川湘菜的那种辣,是混合了多种无法言喻的味道在内。路边摊就是摆着大油锅,炸出来的东西用旧报纸裹着,路人围着吃的很欢乐。
印度餐馆的饭菜,通常都搭配了颜色各异的酱料,包含了辣椒、咖喱和茴香以及胡椒等等,把酱料浇到米饭上,拇指食指加中指一起工作,搓搓搓,蘸着酱,再送入口,吃到最后还要意犹未尽地舔舔手指,收工。按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无论从色香味哪个方面,印度食物都算不得美食。在孟买的一个商场内有个打着CHINA名号的中餐馆,居然有饺子,菜单上写着名称是MOMO,顿时好开心点了好多,吃了第一个就不敢吃了,里面居然包着辣椒!
蘸酱(其实是菠菜) 各种酱
补:
有朋友问我,印度难道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吗?的确有。
第一,印度人的英文水平很高。得益于英国的殖民统治,印度在一百年前就开始执行全英文教育,从幼儿出生到大学,参加工作。使用的主要语言是英语。演进到现在已经成为国家正式的官方语言。虽然印度政府。确定的官方语言有十六种,但主要使用的是英文以及印度语。但英语也只是局限在可以受到良好教育的人群中,在印度,是否具备熟练的英语沟通能力,是判断一个人生存能力的关键。我们的印度同事不无自豪地说,我们印度的英语水平与美英是一样的,甚至比英国本土的还要好。他也嘲笑我的英文水平比他七岁的儿子还差。惭愧,但我也没有反驳他,一个泱泱大国沦落到用别国文字作为主流语言,岂不是更加悲哀 ?
第二,由于宗教深入人心的原因,印度的治安情况相对较好,我很少看到抢劫偷盗事情发生,在那里常驻几年的华为朋友告诉我,他们在饭馆里掉了钱包,餐馆老板开车半个小时追着送来。
第三,有朋友感叹印度的电影好,在中国上映的印度电影都非常能打动人心,比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神秘巨星》,《摔跤吧爸爸》等等。一方面的确是印度的电影工业发展的专业,更重要的是印度具备艺术成长的环境,多宗教融合碰撞的大环境,极贫与极富的魔幻存在,以及现代社会对种姓制度发起的挑战,等等,都给电影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