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郑州空姐遇害;8月,温州女孩遇害。三个月内两起命案,国内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的顺风车业务成为众矢之的。8月24日,浙江温州乐清的一位20岁女乘客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案件中,外界对滴滴质疑的焦点包括:客服在处理乘客求救信息时,一味强调流程,未能把生命摆在第一位;滴滴系统缺乏有效求救通道,如一键报警功能位置不够突出,大多数乘客并不知晓,而且效果也难以保证。
不能说这些质疑不对,但是,如果从结果导向来看,即便是滴滴反应迅速,也设置了有效求救通道,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恐怕未必。在事件中,被害人发微信给好友求助,随机就失去了联系,这个时候即便是滴滴马上采取行动,提供车号,再报警找车,这一系列动作完成后,估计犯罪行为已经发生,如果真是上述说的那样,公众还怎么指责滴滴服务呢?
我无意为滴滴辩护,但是思考走偏,就可能导致结果走偏。我希望的是,我们能够理性地思考一些问题,而不是就事论事。我不是专家,提不出什么高见,但我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思考:
1、滴滴顺风车连续出事,而滴滴快车很少出事,至少在百度上没看到滴滴快车出什么大问题。
个人认为,这是由于两者的营运初衷不同而导致的。网上评论的顺风车车主的审核不严格,快车司机的审核流程应该是大同小异,可见这个不是关键。两者的区别在于:快车基本上就是以此为业,靠这个养家糊口,估计会心无旁骛,一心挣钱;而顺风车定义为顺道带客,顶多是贴补家用,更多的含义是社交,甚至是约#。带着这个目的,不少顺风车司机醉翁之意不在酒,把注意力放在撩骚上,而不少女性对此也无可无不可,甚至放任自流,孤男寡女处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处于这样的语境中,就很有可能引发一些难以控制的事件,而且这与司机是不是好人、是不是有前科没有太多关系。以郑州空姐案为例:2018年5月5日,空姐李某某从昆明飞到郑州,当晚在与航空公司签约的宾馆换装洗浴后,于23时50分左右离开航空港区沃金大酒店,并通过滴滴打车软件叫车前往郑州火车站。途中李某某曾发微信告诉同事“司机是个变态,说我长得漂亮想亲我”。在两人聊天中,室友还提醒她,让她假装给“老公”打电话,希望提醒司机能知难而退、尽快收手,实在不行就想办法下车。过了一段时间后,室友不放心,再次拨打她的电话,却听见电话那端,李某某一连说了三句“没事了、没事了、没事了”,然后电话被挂断了。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没有预判,或者觉得自己可以掌控局面,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事后犯罪人畏罪自杀,也说明没有预谋,而是见色起意,明知会暴露但色迷心窍,属于激情犯罪。
2、众口一词讨伐滴滴,其实是看不惯其垄断行为,还有没有底线的营销动作。
原来市场上有滴滴打车、快的打车、还有优步,为了抢占市场,几家公司竞相烧钱,让司机和乘客们都占了不少便宜。可是好景不长,先是滴滴和快的合并,后来又收购了优步,成为了一家独大。据凤凰财经报道:从整个网约车市场情况来看,2017年-2018年期间,滴滴出行份额占比为63.0%。已经处于垄断地位,而这种情况在市场经济中是十分有害的。任何一个领域,一旦垄断,会发生什么?经济学专业说法叫:剥夺消费者剩余。说白了,定价会变高,一直压榨到消费者的极限。事实也是如此,滴滴出行垄断后,马上就是大幅涨价,引发乘客们怨声载道;又提高了对司机的抽成,达到了30%的幅度,司机们也抱怨营运收入下降。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服务型的全国性公司,应该具备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可滴滴顺风车为了招徕客户,在广告宣传上可以说是道德无底线,用尽了各种情色元素。“湿”、“紧”、“硬”这些打擦边球的文字让人侧目。这些与我国大力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极不吻合的。这在一定层面上也诱导了不少私家车司机加盟顺风车,寻机获得性的满足,这两次强奸杀人案,就是这颗营销树上结下的恶果。
乘车的女性们,相信低头族的危害大家都明白,乘车也是一样,你是要赶路还是要约,请明确。最好不要在赶路时还企图获得一次邂逅,须知功能越多越容易出故障。
最后,我想起了中国古代的两个人,柳下惠和鲁男子。他们的故事很有代表性:
相传在春秋时代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女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同时代鲁国有个名叫鲁男子的人,独居一室。他的邻居是个寡妇,也是独居一室。夜里突然袭来了一场暴风雨,寡妇的两间茅屋被风雨掀翻,跑去敲鲁男子的门,说明自己的茅屋倒塌,无法安歇,乞求他开门借宿一夜,以避风雨。鲁男子觉得寡妇一旦进来,自己可能把握不住,就劝她快些离去,寡妇苦苦哀求,鲁男子始终不肯开门。
如果滴滴顺风车在此次事件中还能起死回生,建议每一位顺风车司机扪心自问,自己是柳下惠吗?是的,就可以继续做;如果自觉不是柳下惠,那就请你效仿鲁男子,珍惜自我,远离顺风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