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一种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更重要的是,避免盲目性和陷入空想,应该更多的从实际出发,从实际问题出发,以及人本身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看到很多内容喜欢拿家庭说事儿,家庭教育说事,甚至是以这个为主要前提进行说事儿。
本质来说,除却生而养,除却以身教和以言教,还有什么呢?不否认,这些都很重要。
然而,是否也应该考虑到个体的差异,以及这种“前提下”所暴露出的弊端呢?譬如,这样的教育是否必然能培养出人才?又譬如,这样的教育是否适用于每一个人?又譬如,这样的教育它的重点在哪儿?
总不能只看到结果却忽略整个推理过程存在的漏洞吧?说到底是,总不能让所有的人都活成一个样子吧?要都这么做,未来还有发展吗?
也总不能凡事都讲“靠”吧,等某一天自己也成为了别人“靠”的支撑时,自己是否有东西添进去呢?自己的思想去哪儿了呢?还有这周围的一切,难道都当它们不存在?
要知道,以结果论去分析它的因,这本身就存在逻辑问题,果是事实,但因呢?往往只包含一部分,甚至是小部分的因,这种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这种一元思维所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
现在很多人不还流行说什么出生背景,家庭环境,还有什么来自于家庭的束缚,“以爱之名”诸如此类的话。环境变了,时代变了,我们所能接触到事物、信息、知识,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历史不断被创造,这种特殊环境下如果还固守着某些“愚见”,或认定某些结果的必然条件来自于某个个体,或某种关系,这成什么了?事物的发展规律该置于何地,个体的发展空间该从何处寻觅,以及如何与当下时代适应,如何走在未来呢?
或者说,忧患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最重要的自主意识,这些该如何领会呢?
如今的变与不变早已不是相对而言的内容了,它更多的指向的是变的条件有哪些,坚守不变的支撑是否发生了变化,以及随时随地的应变该如何进行自我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