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分离焦虑,身边不少宝妈也都分享过自己的经验,比如:偷偷走不让孩子发现,给她买喜欢的玩具和零食……其实,应对宝宝分离焦虑,最忌讳以下3种处理方式。
第一,偷偷走这个场景很常见,家里人一边用玩具、吃的,各种东西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一边挤眉弄眼示意妈妈快走,或者干脆把宝宝带到另一个房间,不让他看到妈妈离开。不辞而别,是最不可取的!
想想看,妈妈刚刚还在,突然就不见了,宝宝该多慌张啊。他会因此更加恐慌,误以为爸爸妈妈不要他了,甚至会丧失安全感。所以,他只会变得更粘妈妈,即使妈妈在身边也难以安心。
第二:家长自己有情绪。不只是宝宝,家长和宝宝分离时也会焦虑。但你的负/面情绪会加重宝宝的痛苦,你的皱眉、掉泪,和一步三回头的不舍,都会让宝宝更加不舍和伤心。所以,家长在出门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开开心心地和宝宝告别,走出家门。
第三:批评宝宝。经历分离焦虑的过程中,宝宝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常”的情绪和行为。比如:
之前可以睡整觉,现在着床就醒,甚至哭闹要喝夜奶;之前可以自己睡,现在闹着要跟妈妈睡;之前很乖,现在却爱发脾气,乱扔东西……其实,这些“退化”都是正常的。
面对宝宝暂时的「反常行为」,家长不要过分责怪宝宝,更不要说出“再这样妈妈就不理你了、不要你了”这种话,过分责备只会让宝宝分离焦虑的持续时间更长,也会伤害宝宝。分离焦虑,是宝宝的成长,也是家长的一次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