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出生的母亲,身高1米58,体重不到58公斤,为了掩饰头发原本又细又少的缺憾,烫着一头多年不变的如同“钢丝球”般的卷发,显得洋气且精神。
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要说她经手的几件影响着我们这个家庭的大事,便是在爸爸外出打工的情况下,将农村的房子操心翻了两回,又从农村翻到了镇上,又搞了两回装修,送我到外地求学,将我和妹妹操办结了婚,现在又在忙着照顾我们的孩子……
现在常常看到的一幕是,母亲对我们的孩子那种超乎寻常的疼爱,几乎无微不至地“伺候”着潘蓉和张潘弛两个小祖宗,再加一个刚出生没几天的婴儿。从潘艺出生时,我除了感慨时代不同了,更多的是想到了我的童年,关乎母亲的那些记忆……
小时候,我的母亲并没有告诉我们“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也没有想到为我买过一本课外书,甚至长大后还心疼我买书的钱,并没有在我失败,考试考得不好的时候,投来安慰的目光;也没有在我成功,获得什么荣誉奖项的时候,提醒我不要骄傲……只是为我们准备了一张轮流做家务的“值日表”,让我八岁就学会了做饭。八岁,像我儿子一样的年龄,我就提着篮子装着饭菜,给在田里干活的母亲送饭了。
也许,我们的家务生涯就从那张值日表开始拉开了帷幕,那个时候好期待有个亲戚来访啊,这样,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休假一天。
不过,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深知家务活是一门大学问,是一项永远也做不完的大事业,是一个人一辈子经营家庭应学习的必修课。
那个时候,母亲常常一个人,在田头耕作到半夜,害怕了,就拖着我和妹妹陪着,也只能壮壮胆,因为好几次困意袭来,我们都在田头睡着了。
忙不过来的时候,母亲便安排我们号召各自的小伙伴比赛剥蚕豆,鼓励我和妹妹一角钱一担挑打完菜籽或收完棉花的枝架子,还教我们学着割稻,有一次,不小心割伤了手指……
这些与劳动有关的经历,使我具备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可以在炎热的夏天和朋友一起充当装修工人,一块一块地铺着木地板;我可以在当年的一个刚租下的校区,用手抓着清洁球挫着马桶的污垢;我还可以不怕脏不怕累的做很多事儿。
当然,母亲并不是完美的,也有一些我所不能理解的缺点。比如,小的时候,我和妹妹发生了矛盾,吵架甚至打架,母亲常常不分青红皂白地将我们一起打一顿,俗称“满堂红”,之后的好多年我都觉得不公平。现在想来,也许是因为母亲在那个农活干不完的年代,根本没精力清断孩子之间的谁对谁非,索性都打一顿,让我们长点记性,也顺便发泄一下吧。
而且,在我成长的几个重要时期,决定命运的十字路口,母亲并没有正确地为我指明人生的方向,幸好,有几件事,掺杂着我的叛逆,让我有了翻身改变命运的勇气。
当年,我的中考分数是完全可以上高中的,而我的父母看不到未来,只知道考上中专就是国家铁饭碗,就可以摆脱农村户口,毕业后就可以很快找一份好工作,懵懵懂懂的我,被调剂了一个我并不喜欢的工科专业。
只知道,送我去常州的那一天,父母还是挺扬眉吐气的;只知道我还没毕业的时候,中专就不那么吃香了,大家都选择读高中考大学了,那时,我很是羡慕那些为高考奋斗的同学们。
读中专的几年,我很多次写信给远在山西打工的父母,常常是汇报完学习情况,结尾总不忘加上一句——需要生活费了,我也收到很多要我好好学习的回信。
所幸,中专没有虚度。第三年的时候,我想摆脱工科的命运,跨专业参加了南农大的对口单招,因种种原因,没能如愿以偿。那一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南农大,买了一本白岩松的新书《痛并快乐着》。
母亲也没有为我遗憾,因为她知道我已经尽力了,她知道毕业后,我也可以找一份工作。
幸运地是,最后一年我们学校有保送读本科的名额,我也在名单之中。我能觉察到母亲是有些矛盾的,一边因我能保送上大学高兴,一边又期待我早点工作养活自己,一边也会计算再读四年大学要花多少学费,而工作四年又会赚多少钱?
只知道,那时候的我虽然经济不独立,人格还是比较独立的。我使出小时候咳嗽自己吵着要去打针的劲,告诉自己:必须要上大学!
后来,父母也觉得家里出了个大学生,中专还入了党,也挺光荣的,也就陪着我去徐师大报到了。
现在,写出这些,似乎与主题偏离,但如果我不去争取一下,可能我的人生又是另一番风景了,无法预料。从另一层面来说,母亲只是一个农村人,几乎未走出去看看,又如何知道外面的形势,外面的世界呢?
工作的头几年,母亲既希望我能在一个地方安逸稳定地工作,一边又常常拿我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常在我的耳边唠叨:谁的工作有多好,谁月工资能拿多少钱一个月。
我一边不满地回嘴,一边也在暗暗地努力,不断向现实挑战,与命运抗争。当然,这里面也有我不为人知的付出。虽然,现在,我也没混出个名堂,但至少对未来依然充满希望,也就是说,我的成长之路,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母亲将我和别人比较中,不断打压,不断反弹中慢慢拓宽的。
现在的我对母亲是充满感恩之情的,我永远不会忘记当年,我生孩子时,母亲伺候月子的那段时光,更不会忘记母亲照顾我儿子的点点滴滴,从儿子出生到学会走路,从学会说话到上幼儿园……
有时候,母亲和我也会因她溺爱孩子的问题发生争执。现在的我们日子也好了很多,但母亲依旧不愿跟我们去收费的公园,依旧会计算一张门票的价钱可以买多少顿菜,母亲依旧在买衣服的时候,先悄悄地看一下吊牌价格然后再决定试还是不试。
但母亲对孩子却是出奇地大方,很舍得为我们的孩子买好吃的,用她的话说“看着孩子吃比我吃更高兴”,甚至会为了孩子,做出意想不到的牺牲。
就拿参加马拉松来说吧,前几年,我带着侄女和儿子参加,常常被母亲责怪,她心疼会累了孩子。今年,很意外地,母亲担心我带培训班孩子,照顾不好自己孩子,居然也跟着参加了一回。
6.2公里的路程,没多久,我们就将她甩到了后面,两个孩子在途中很是担心,都在问我:“婆婆怎么办?会不会坐流浪车(就是安全保障车)?”在跑的过程中,看到一辆又一辆保障车缓缓地开着,我和孩子们都注视着母亲会不会在那车上。
结果,在终点拍完照,过了一些时间,母亲居然也到了终点,而且真的是跑到终点的,令我们赞叹不已,两孩子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这就是我眼中的母亲,一个不断用行动诠释着爱的母亲,一个常常为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牵肠挂肚的母亲,一个优点伴着缺点并不完美的真实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