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布,字宣仲,生活在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小说家、画家。
廉布出生于楚州山阳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他自小聪明好学,很年少的时候就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武学博士。
当时的宰相张邦昌见他是个潜力股,前途无量,便将女儿嫁给了他。
后来,金灭北宋,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有点类似于立溥仪为伪man洲国皇帝。
就这样,廉布成了驸马爷,每天前去他府上结交巴结的人络绎不绝。
一段时间以后,赵构在临安称帝,并出兵杀死了张邦昌。
廉布一夜之间从天上掉到泥坑里,有如丧家之犬,不得不带着家眷四处逃难。
一路上,那些曾经的朋友,有人落井下石,有人倾囊相助,让廉布看尽了世态炎凉。
廉布逃到临安时,曾得到一个叫“左从事郎”的官位。
结果有人向皇帝揭发了他的身份,廉布被赶出了京城。
此后廉布就在绍兴安居了下来。
在绍兴生活期间,他创作了不少诗书画作品。
其中,他的小说流传下来的,只有《清尊录》一书,里面讲述的都是一些新奇古怪的故事。
在绘画方面,他学习苏东坡,善画枯木竹石。
不过他的画作留存至今的极少。
《胡人相马图》是传为廉布的作品,绢本设色,纵105cm,横59cm,现藏于美国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
画中,平坡、溪流颇为简淡,突出了树木、马匹和人物。
画面右侧是一棵高大的树木,舒朗的树干与工细的叶子形成了繁与简的对比。
树下一匹白马正在仰头长啸:
画家用白马仰头向上的姿态,与树干形成了连贯的起承转合的动势。
再看马匹。
画家用淡墨和细线条描绘马的身形和肌肉组织。
马的身躯和尾巴呈静态;仰头长啸和抬起的左腿则让静中有了动。
胸前的红色缰绳和饰品,还有尾巴上绑着的红绳格外醒目。
再看相马的胡人:
胡人倒背双手,专注地看着眼前的白马,流露出欣赏的表情,好像在看着自己的杰作。
我猜测这匹马应该是他选中或者亲手饲养的。
这位胡人的面部非常写实,还是蛮有绘画功力的。
相形之下,白色长袍的描绘就显得十分简括,从而使得人物面部更加细腻突出。
胡人的身后,一个身材矮小的仆人正在吹奏一种看起来很像“胡笳”的乐器。
仆人的表情看起来更专注于吹奏的乐曲。
为什么要表现一个吹奏乐器的场面呢?
除了表明二人的身份,给画面增添了听觉的想象外,个人觉得还有一个原因。
看白马与胡人的身高对比,这应该是一匹个头不太高的蒙古马,大概人与马都来自西域的同一个地方。
胡笳的演奏勾起了骏马驰骋疆场的豪情。
除此之外,两个人物衣饰上的红色也让人与马相互关联。
画面左侧题诗:
四蹄玉削耳披风,
独立昂藏气势雄,
争向瑶池夸八骏,
如何图内有真龙。
山阳廉布
整体来说,这是一幅看起来还不错的画作,至于是否出自廉布的笔下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