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菡萏萏的都是1543篇
1904-1917用时13分钟字数965
为什么我们没办法停下来享受空闲的时间,为什么很难就是单纯的和自己呆在一起呢?会很恐慌,会很陌生,停下来享受不会有什么危险吧,习惯了不停的被鞭策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以前是别人鞭策,现在是自己鞭策,不信的话稍微想一下,当你烦躁的时候,大多数情况是被许许多多的应该做的事情缠身的时候,失去了主观能动性,被丢在一丢冷冰冰的事情之间,会感觉到自己像个工具一样,行尸走肉。
核心的原因是和自己在一起的体验太少了,我们最开始都是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我们需要在他人的眼中看见自己,像一面镜子一样,我们需要照镜子才知道自己什么模样,照镜子的时候我们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种照镜子的体验增加的时候我们才能有一个完整的存在感,并且需要持续,需要有存在的连续性体验,这样的体验足够多足够全面之后我们才开始能够和自己呆在一起。
先在别人的眼中拼凑出自己大概的模样,到自己有能力面对自己。这个拼凑的过程其实也会吸收作为镜子那一方的一些信念,这也是我们说的家族的一些固有信念的来源,再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感受自己的能力之后,我们就有了主观能动性,能够以自己的喜好和感受去和这个世界交互。
反之,从未被看见过,我们也不会看见自己,身边围绕的都是要做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情,丢失自我,有种被生活被时间催着往前走的分裂感,时间久了变得麻木,也不知道为何努力,在为什么而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更别说停下来享受生活,停下来就很恐慌,只知道要一直往前走,但又不是为了自己往前走,往前走的动力或许是在自我的成长阶段,那个重要的信念从重要他人那里吸收来的,比如说,要多赚钱要上好学校,要找好工作,要嫁个好人家,要取个漂亮的身材好的对象,为什么要这么做,不知道,大家都这样。
所以,没办法停下来的核心是,找不到自己,停下来不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而做的事情还需要什么坚持呢,为了自己而活还有什么难度呢,为了自己而活就像植物的向阳而生,那是不需要引导的,是生命自发的内驱力,为自己而活就是生命力的来源。
那怎么为自己而活呢,多和自己呆在一起,如果一开始有难度,找个安全的人,陪着你和自己呆在一起,陪着你一起梳理你到底怎么了,你想要什么,你喜欢什么,你经历了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个反应,你的偏好是什么,一点点去找回那个丢失的自己吧。
以上,享受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