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招人有四个基本要求,其中一条就是:人要"皮实"。所谓的皮,耐摔耐打,韧性十足。实,货真价实,有真本事。所以说,不论哪儿上班,心态好,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有玻璃心的员工,是无法成长,无法在工作中有提高,并能做到最好的。在职场混,哪儿有不受委屈的。需要领导呵护着,同事们忍让着,这样的人不仅难堪大任,自己也很难获得成长。人有两种人生状态:第一种人像玻璃球,遇到挫折,掉到地上,摔得粉身碎骨。第二种人像橡胶球,摔到地上不仅不会坏,反而弹得更高。前者会在痛苦的打击下一蹶不振,后者却能在困难的反差搓磨中变得韧劲十足。皮糙肉厚的人,终能尝到成长的甜头。而那些玻璃心的人,注定会趴在地上吃玻璃碴子。
有的人在工作中老是吐槽:"大家都拿一样的工资,凭啥就我在努力工作?"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工作只有那么多,你们是竟争的关系,你做的越多,得到的锻炼就越多,最终收获的经验与成长也就越多。有些人的职场路越走越窄,并非能力不行,智商不够,恰恰是因为太过聪明。把分内的事和分外的事,拎得清清楚楚。把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分得明明白白。但在边界内做事,就相当于用自己的能力半径画一个圈,将自己桎梏其中。工作是不分你我的,做事更不能设边界。就是不能把自己当外人,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做边界之外之事,才能延长自己的能力半径,触摸到更高的天花板。那些没有工作界限感的人,看起来笨笨的人,往往也是成长最快的人,收获最大的人。
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人格不成熟的人管理风险是很大的。所谓成熟的人格,就是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也能为自己的成长负责。我们必须要修炼成滚刀肉性格,《权利的游戏》里有句话:"狮子从不在意绵羊的看法。"如果工作中受挫,及时改进,别消极,遇到烂人,删除拉黑,别理会。你每多一份精力去维护自己的尊严,就少一份精力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你多一分钟沉浸在自怜的情绪里,就少一分钟来解决实际问题。关掉灵敏的情绪雷达,不断延伸自己的能力触角。这个世界并不再乎你的自尊,只再乎你做出里的成绩。只有真正的强大起来,才配得上别人的尊重。有人把工作观分为三种:第一种把工作当差事,第二种把工作当职业,第三种,把工作看成自己的使命。当你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使命,你会发现你遇到的每一个严苛的上司,难缠的客户,棘手的难题……不是来磨你的,而是来渡你成长的。
职场里有两种人:一种是消耗型的,一种是成长型。前者自尊心太强,姿态放太高,听不得难听的话,也不屑于做寻常工作。消耗的是自己的能量和成长的机会。而后者却始终保持初学者的姿态,永远皮糙肉厚,又稳又笨。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格局。人生在世,既然想好好生活,工作是无法逃避的,那何不选择成为后者,让工作成为滋养自己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