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书看到教育目的,谈到教育要回归常识,引发了我一些思考。
今天的教育大众满意度不高。学校压力大,教师压力更大,孩子叛逆,家长焦躁。仔细想想,教育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取得成就是显著的,但也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教育行为和教育价值认同上,出现偏差甚至扭曲现象,实在令人堪忧。
现在各地都实行划分学区,各校都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是,择校择师现象却越演越烈。校外补课机构风行,教师不准补课,教师红线等。一边是教师疯狂布置作业,一边是学生厌学、辍学,一边是家长积极推着学生补课,一边有大声抱怨:读书无用论。
凡此种种,值得人们思考。
教育目的首先应该适应社会化发展的需要。所以,教育要聚焦:培养人和如何培养人。那么,教育就要关注学生。既然关注学生就应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身心发展需要。虽然我们高喊着素质教育,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依然做着应试教育的事。
这种教育滞后现象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重考试试课程轻非考试课程,重知识轻能力,重基础轻创新。总之,这种滞后的教育在很大范围内依然严重存在,不能很好的与时代发展接轨。
十九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当然,落实立德树人就要从育分转为育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应试的价值导向,回归到培养学生发展的教育本质上来,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改变考核,不要在一味给老师施压。有人戏称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老师不堪重负,学校不厌其烦,却不敢多言。只有在中考、高考成绩出来时,大谈特谈教育要改革,教育要解放教师。可是,悔之晚矣。
今天,处在伟大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个奔跑的追梦人。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要坚守教育的初心,回归教育本质,与时俱进,培养有时代特色的接班人,全面发展和谐健康的人,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也许我不能做鲜花,那就做一片绿叶,为果实成熟输送营养;也许我不能做大树,那就做一棵小草,为教育的春天贡献一抹绿;也许我不能做太阳,那就做一颗星星,给夜行的人带来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