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文本】
教师,一定要细读文本,从字里行间感知、触摸文字的温度,读出字里行间的空白处流淌着什么,读出文字之外的东西,倾听到文本细微的声音,要引导学生从言语的表层走向深层。
*触摸文字温度,倾听文本声音。
已故语文教育专家陈钟棵先生曾提出语文教师的眼睛要“毒”,这里的“毒”,指的就是敏锐、深刻、独到,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学生读不出来的东西,以便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向文本的纵深处,让学生上这节课与不上这节课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训练“毒”眼,在日常下功夫。
于漪老师曾说:“备课,必须一丝不苟,把教材吃透。我给自己立了个规矩,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力求自己真懂。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须先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每备一篇课文,总要查清时代背景,推敲词句,理清作者思路,脑子在课文里来来回回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追根寻源,弄清三个问题:这篇文章写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三言两语能够准确地拎出来,毫不含糊。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也要反复推敲,咀嚼,从不同角度思考,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脑子里始终有思维的火花。”
*于漪老师是年轻教师的榜样,有教育情怀,更有教育担当。
是的,语文教师,请静下心细读文本,像婴儿般无知地阅读,像文学家般思考着阅读,像教育家般辩证地阅读,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练就一双慧眼,一双“毒眼”,才能看出有限的文字背后,有着怎样无尽的内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专业尊严。
*专业尊严靠我们自己赢得。
【课堂需静】
【浮躁的动】
新课改强调“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于是,很多课堂都“动起来”,而且不是一时的动,而是全过程的动;不是一个人动,而是全员动、全班动,老师也跟着动。
*假课改,假优秀。
西方有句格言: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据科学测试,要使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科学的方法至关重要,其中一点是要几种感觉器官同时并用。记忆的一般规律是,光凭口念,一段时间后只能记忆10%;只靠耳听,过后仅能记住20%;只用眼睛看,过后能记住30%;如果耳眼并用,能保持记忆的50%;如果进一步,耳眼口相结合,可保持记忆的70%;倘若耳眼口手同时并举,记忆率能达到90%。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让学生在动动眼、动动口的基础上再动动手呢?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
诸葛亮曾言,“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又言“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这里,诸葛亮反复强调了学习需要静,而这个“静”就是静心专一,只有静下心来,埋下头来,用心真学,才会进步。学习需要静思默想,静心钻研,冥思苦想,不经历这样的静心求学的过程,学生是很难有成就的。
*静思默想,倾听孩子思维拔节的声音。
不安静就没有办法倾听,不安静就没有办法思考。当教学进行到课堂的重点、难点和思考点时,教师一定要引发学生的内在思维活动,这时候,就需要创设一种宁静的外在氛围,让学生静下来思考,静下来沉淀,以达到外在氛围与内在思维的和谐统一。静水流深,很有道理,很多时候,表面上沉静,其实内在的思维在激烈地碰撞。
*静心思考,静心沉淀,机会由老师创造。
所以,课堂,当静则静。静下来想一想,让思维抵达更深处;静下来写一写,把思考的痕迹留下。
*思维抵达深处,思考留下痕迹。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既需动,但也更需静,静往往比热闹更可贵,它能让每一个个体主动地去想象、自主地去揣摩。思维的火花静静地闪烁,情感的波涛静静地流淌,在静中,学生芬芳的心智之花悄悄开放,真正实现了生命在场。
*静待花开,生命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