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江西困境与大悔大悟
1.九江大败,曾国藩投江自杀。
2.曾国藩与胡林翼
胡林翼成湖北巡抚。
3.被皇帝拿掉军权
曾国藩即使屡立战功,因各种原因被拿掉军权。
4.曾国藩蛰伏两年,完成脱胎换骨
大悟四条:做事平心静气,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心理,站在他人角度立场想问题;更多地揄扬他人,表扬他人的长处;做事有始有终,越到后来越慎重;接人待物要更诚更敬。
再次出山的曾国藩有什么不同:
第一,他变得和气、谦虚、周到了
以前他做事直来直去,不太讲求虚文俗套。现在则和那些庸官俗吏一样注意礼仪排场。他在给曾国荃的信中说,与人相处,不能过于拙直:“余生平不讲文饰,到处行不动,近来大悟前非。”
在官场,必须习惯官场上虛与委蛇的那一套:“与官员及绅士交际,则心虽有等差而外之仪文不可不稍隆,余之所以不获于官场者,此也。。
此前,他对人总是持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态。现在,他努力包容那些丑陋的官场生存者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们的难处,交往时极尽拉拢抚慰之能事,必要时“啖之以厚利”。
第二,他对皇帝,不再那么直言不讳,而是学会了打太极拳。
第三,他不再慎于保举,而是“同流合污”了
晚清军队,“滥举”之风很盛。每有小胜,领兵大员都会拼命保举自己的属下,不管出没出力,上没上战场,都会均沾好处。
原曾国藩挽留不住的人员主动投奔胡林翼门下。
曾国藩原“以忠诚为天下倡”,以为仅凭忠义相激,就可以让部下出生入死。但阅历既久,才发现真正的抱道之士并不如他想象中那样多。他认识到“不妄保举,不乱用钱”,则“人心不附”。只有诱之以“名”,笼之以“利”,才能网罗天下英才。
每个人性格中都有束缚自己的东西,你是否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呢?
看问题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