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大纲
1.三条基础常识建议
2.内容质量判断原则
3.关于所谓文采判断
4.格式化写作的好处
5.你为什么非写不可
正文
审美常常并不需要知道原理,但创造美的人必须有方法论,否则不可能持续创造,应该是这个道理吧?我们去餐馆吃饭,好不好吃,常常并不需要我们先有精湛的厨艺,但厨子却是必须知道“怎样做才能好吃”的人。
(一)三条基础常识建议
看别人文章的时候,我们好像都很“自然”地知道那文章的质量高低。可一旦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摆在眼前,我们好像瞬间智商就不够用了:
自己写得究竟是否足够好呢?
我常年写,也经常面临这个问题,因为这世界并不总是给我直截了当、因果明晰的反馈;相反,它总是让我意外:很认真写出来的东西竟然根本没有预期的反应,随便搞搞的东西却竟然满天飞。。。
我自己经历过的例子很多,比如,《放下你的无效社交》那一篇就是典型。说实话,那篇真的不是整本《把时间当作朋友》里我个人最得意的文章,结果呢?这些年满天飞、四处传、各路大V吐血推荐的偏偏就是这篇。。。并且,那标题其实也是别人“断章取义”的,根本就不是我的愿意!
所以,第一条建议就是:多写、多写、多写。。。。。
这就跟日本的棒球运动员王贞治能打出最多全垒打的秘诀一样:多挥杆。多写这事儿,对作者来说,除了是为了不断磨炼自己的写作技能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只有这样,才能跳出“我怎么知道别人要什么?!”的怪圈。
第二个建议是:认真思考所选择品类的受众属性。
我个人在很多年前选择了“成长方法论”这个品类。在这个选择之后,判断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好不好,或者“读者感觉好不好”,就有了很简单的判断依据:
这篇文章对读者究竟是否真的有用?
注意,不是“感觉有用”,而是“真的有用”。这么简单的判断依据其实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因为一不小心就被那些“感觉你的文章没用”、“感觉那些没用的东西有用”的人所反向塑造,为了关注度或者传播去写那些“感觉有用”可其实却不仅没用甚至有害的东西。。。
参考阅读:《反向塑造——暗流涌动的势力》
如果你写的是散文或者诗歌那也许意境最重要;如果是短篇小说那也许创意最重要;如果是报告文学那也许真相最重要。。。如果是剧本那也许结构最重要。。。总之,只要说定了品类和读者群,总是可以通过这个简单的问题找到判断依据:
“什么对读者来说最重要?”
我在写说理类文章的时候,总是去认真思考三个要素:
简单VS.复杂
已知VS.未知
次要VS.重要
我有没有向读者展示某件貌似很简单的事情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或者反过来,我有没有做到化繁为简?我有没有让读者意识到某件看起来已知的事情是未知的?或者反过来,我有没有做到让读者意识到某件貌似未知的事情其实造就知道的?我有没有让读者意识到某件事是积极重要的?或者反过来,我有没有做到证明给读者看,某个他们一直重视的东西其实是次要的?——概括起来,就是不管怎样,都要真相。
这样简单的自问,常常有很好的效果。当然,大家都看到了。
讲到这里就引出了第三个建议:写作是双向沟通而不是单向表达。
大多数人总是误以为写作是一种表达方式,进而当遇到差评的时候会生气,认为对方“不识货”。。。这其实是幼稚的——对方原本就没有识货的义务和责任啊!
沟通最大的难度在于理解对方。写作的真正难度在于当作者意识到自己是与一百人、一千人、一万人、十万人。。。甚至千万读者说话的时候,有没有能力做到自己说的话足够准确乃至于不被误解,自己说的话是否足够恰当乃至于没有伤及无辜,自己说的话是否足够完整乃至于即便是遗漏了或者得罪了某一类人也在所不惜。。。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自我训练。
我捡便宜的地方在于我做过老师,有足够的经验去了解、发现、应对、甚至提前设计,去应对那些貌似莫名其妙的反应,而不是在那里发呆:“啊?!怎么还有人是这样的!”
我有个类比,能真正理解的人其实兵不多:
当众讲话、公开写作,基本上是个“寻找最大公约数的游戏”。
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写作其实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有一个玻璃天花板存在的原因。我一直觉得一个作者的玻璃顶在于大多数人完全没有想到的因素:
你有能力理解多少人,就最多能拥有多少读者。
所以,我总是说,网红可不是那么好当的。若是没有一些提前的训练和积累,真的直接给你一千万关注着,明天你就可能因为说错了某句话而身败名裂,你信不?
小结一下,以下这三个方面需要深入思考:
多写、多写、多写、...........
认真思考所选品类的受众属性;
写作是双向沟通而不是单向表达。
(二)内容质量判断原则
接下来让我们再从内容角度去看看,怎样去判断自己的文章质量如何?我自己用两个基本的原则,去判断自己的文章如何:
逻辑严谨
论证精彩
逻辑眼睛貌似是基本要求,但真的很难做到。尤其是当我们写出来还要发表的时候——要知道有相当比例的读者不相信自己的逻辑训练是有漏洞的,而这个比例其实非常惊人。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自己做到逻辑严谨的难度远超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在我看来,所谓的逻辑推理,有三个层面:
形式逻辑
非形式逻辑
认知偏差纠正
形式逻辑就是我们上学的时候最初学的那些,比如三段论,一个大前提,一个小前提,推出一个结论;当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是正确的时候,结论必然是正确的。再比如说或与非的逻辑判断,A属于B,B属于C,所以A必然属于C。
即便是最基本的形式逻辑,大约就有70%的人一辈子都搞不明白(Costello&Keane,2000)。形式逻辑处理的是“必然”的推理,经过一两千年的研究,人类终于发现这种逻辑推理在现实中根本不够用——
因为现实中更普遍的不是必然,而是“可能”。
由“已知前提”推论出“已知结论”的意义并不大,我们需要探索的是“未知”。。。于是,另外一个逻辑学科出现了,叫“Infaormal Logic”(姑且翻译成非形式逻辑好了)。有兴趣的朋友最好去维基百科查找以下关键词,并通读一遍:
Informal Logic
List of fallacies
不懂英语真的很吃亏,唉。我总是主张,“即便是哑巴英语”也是有巨大作用的。
人民普遍畏惧“不确定性”与“未知”,所以,绝大多数人其实是“跟着感觉走”,“听从内心的声音”,最终从骨子里就回避学习非形式逻辑,乃至于最终对所身处的世界不可能有清晰的认识。
这道坎很难过去,真的很难。但并没有结束,后面还有道坎,很高的门槛:认知偏差的纠正。人类对认知偏差的存在及其对此的研究,到现在只不过四十多年而已,从1972年才开始的。这个领域的鼻祖是Daniel Kahneman ,就是那本《Thinking Fast and Slow》的作者。(《思考:快与慢》)
有兴趣的朋友最好去维基百科上查一下这两个词:
Cognitive Bias
List Cognitive Bias
若是这世界竟然有70%的人识别不出以下简单的形式逻辑错误(肯定后件):
If p Then q,
q,Therefore,p.
那么难度更高的非形式逻辑就有更高比例的人不过关,而再下一步的认知偏差纠正就更难了。。。(1-0.7=0.3)的3次方,相当于大约2.7%,可见简单四个字的“逻辑严谨”是多么高难度的技艺——肯定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掌握。事实上,因为三个层面中,后两者都比掌握形式逻辑更难,难出很多,所以很可能最终全面掌握的人群比例其实连千分之一都不到。。。
哦,对了,还有另外一个意外需要不断应对且必须应对(谁让你选择公开说话、发表文章了呢?):逻辑差的人脾气大。
之前我们就说过,写作其实是双向沟通而非单向表达,所以,一方面逻辑严谨是对自己的要求,另一方面的挑战就大了:如何让更多的逻辑并不严谨的读者真正理解你说所的话且不引起不必要的情绪?难啊!
论证精彩其实是最难的部分,文采、语法、遣词造句什么的相对来看简直无关紧要。 再次限于篇幅,在这里我只分享一个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部分:如何找到精彩的例子(论据)?
精彩的例子(证据)是攒出来的,不是找来的。
当我们想要论证一个观点的时候,常常苦于根本就没有好例子。这是因为从一开始就错了,很多人最终不知所以然地妄想,“要有个现成的素材库”就好了——事实上素材库从来都在那里啊,图书馆、互联网,搜索引擎,怎么可能有比图书馆、互联网更大更好的素材库了呢?
秘诀在于:长期且系统地收集整理证据(例子)。
“长期”这两个字已经把九成的写作者干掉了——绝大多数人一生都没有能够摆脱“临时抱佛脚”的窘境。想要“系统”,起码要做到两点:
1.知道自己要什么?
2.琢磨手里的东西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其实例子啊、证据啊,满天飞的。大多数人只是因为“没仔细想过自己要的是什么”,好例子好证据对他们来说总是擦肩而过、来无影去无踪、春梦了无痕。
举个例子,我个人长期琢磨“Serendipity”(惊喜)这事儿,所以攒下了无数关于好运气、坏运气的例子。有一天我在写《如何把坏运气变成好运气?》 的时候,可选的例子可以说干脆是一大筐。当我引用了《Success Equation》里面的一个例子,证明“有些事就是纯粹的好运气”之后,需要一个例子证明“有些错人就是纯粹的坏运气”(正反两面说事儿不是最常用的手段么!)那我就在那一大筐里翻呗,居然翻到一个例子索涉及到的彩票奖项与上一个例子是同一个!这对我来说就是“Serendipity”(惊喜),读者读到的时候,一定会与许多年前被一些作者惊倒的我一样,惊讶:“他是怎么做到连这种东西都找得到的?!”
参考阅读:《如何把坏运气变成好运气?》
例子、证据攒得足够多了,“精彩”的发挥余地就很大,否则就完全没有可能。在写上面那篇文章的时候,我还饶有兴趣地把玩了另外一个好运厄运盘杂在同一个人身上的例子,最终并没有用,因为感觉精彩是足够精彩,但容易分散注意力。
有一个日本人,是三菱公司的员工,在外地分公司出差,最后一天上班的途中发现自己忘带工牌了,所以回去取,路上又出了点问题,结果肯定要迟到了。可恰恰是因为迟到才捡回来一条命,因为当时这位员工上班的城市叫“广岛”。。。你猜出来了,原子弹把整个城市销毁了,而这位名叫三口疆的日本人就这样因为迟到而捡了一条命。一路踩着尸体,山口疆只有一个年头,回家!可是他家住在哪儿呢?长崎。。。等他赶回长崎休整一下去三菱公司上班的时候,上司很生气,认为山口疆撒谎,“怎么可能只一颗炸弹毁掉一座城市了呢?”话音刚落,一道白光。。。长崎县也没了。可山口疆居然还是没被炸死。。。一直活到2010年。
你看,很多人问我,你是如何“长期、持续创作的?”我总是没办法一两句话说清楚:写并不难,难的是正确思考和系统积累。还是那句话:“你做了哪些别人看不到的工作?”
参考阅读:《你付出了哪些别人看不到的努力?》
十多年前我在新东方讲课的时候,就给学生讲这个道理,好例子是攒出来的,不是想出来、憋出来的——其实很多学生反感,因为他们想要一个快速解决他们当前尴尬的所谓“考试技巧”,并且理直气壮,“我不就是为了这个才交钱来新东方的嘛!”我不管,我只讲我自己确定是对的东西。有些人就是找骗的,绰号统称“别人不骗他他就不舒服斯基”。谁爱骗他们谁就骗他们去,我懒得干这事儿。
(三)关于所谓文采判断
说完了基本常识和内容质量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所谓的文采。我从不认为自己写的东西是有文采的,因为我在这方面花费的心思很少。但我也确实研究过如何提高所谓的文采。然后我找了两个我自己觉得最容易把握且效用最高的要素:
修辞
韵律
修辞有很多种,我只用一种:“类比”——这方面《围城》是我的唯一教材。类比的好处很少有人深入探究,在我看来类比是一种非常特殊且有效的“沟通”工具,我找到对方(我的所谓“对方”其实是很多很多人)已知的点,然后用那个对方已知的点让对方理解对方之前未知的点——这多精妙啊!还有就是,“你怎么知道对方哪些未知、哪些已知?”这还是靠积累和经验啊!一些人通过长期耐心沟通观察的结果就是可以做到“未卜先知”。
关于类比,《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里,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研读——对,就是研读,不是泛读。
参考阅读:《类比及其方法论》
而韵律这东西,其实是小学的时候就学过的,说话写字的时候,多一份打磨就有,不刻意就没有。在我看来,无非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最容易把握的),韵脚和节奏。我们平时讲话是没必要每句话都恪守韵脚的,但写文章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两个地方应该注意韵脚,这不仅是基本功,也是最容易加分的选择。
我认识一个微博红人,琦殿,按我的估计,她就是文字韵律讲究的写手,我闲着没事儿的时候的时候就常常琢磨她的文字玩玩。而所谓的节奏,落实到文字上,那就是长短时间的句子和意群了——这也是一个特别容易掌握却很少有人注意到的重要因素。揣摩一段时间,无论是谁都能学会。
事实上,绝大多数被理解为“文采”的东西,最终其实是思考与习惯的结果。前两天看到这样一个关于投资需要投资者独立思考的文案:
若你懒于学习,拒绝独立思考,隔壁还有e租宝!
这样的“文采”之所以最终能展现出来,是因为作者知道韵脚的重要,于是造就养成了写字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考虑它的习惯,并且,作者也知道“论证精彩“的必要性,所以举例的时候知道”必要时要找到与时俱进的例子“,也知道”最好产生令读者意外的效果“等等。。。这些更多都是思考与习惯的结果吧?
(四)格式化写作的好处
最后,谈谈所谓的格式化写作。
很多人并不屑于格式化写作这种方式,认为”每次都要有创意才对“——事实上,格式化写作并不排斥创意的。
最极端的”格式化写作“方式就是”改编“,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不知道被改编(或称”微调“)了多少次,许多年过去,全球范围内每年都会有至少二三十部电影、舞台剧改编自这个故事。每一个都有些许的动人创意。比如,罗密欧的孝心出发点可能更换一下就像是一个新故事了,再比如把故事的发生时间挪到2016年就是现代版了,或者把故事发生的时间放到2036年就可能是科幻版了。。。
最厉害的格式化写作通常都是把结构与元素抽象到极点之后,进行格式化。
这就是为什么电影会有很多类型片的重要原因:武侠片、惊悚片、复仇片、黑社会片、赌片、爱情片、喜剧片。。。其实都是”格式化创作的典范“。比如,大家喜欢看的《盗梦空间》,就是类型片的一种,盗贼片。套路是很常见的:
一个有特殊技能的人基于种种原因有解不开的困境,出路只有一个: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偷盗任务。。。
他不可能独立完成任务,所以要组建一个团伙,通常是各类鸡鸣狗盗,然后在招募过程中通过一些对白向观众铺垫一些未来用得着的”技术细节“。。。
接下来是一路遇到各种麻烦,差一点成功却失败,几乎彻底失败而后”天无绝人之路“式的反转,最后意外成功。。。
当然还可以继续细化下去。反正套路就是”俗套“,有一点点惊喜就已经相当不错。
虚构类写作如此,非虚构类呢?想想吧,所有论文都是有套路的:
提出一个观点;
说明这个观点的意义究竟有多大;
证明这个观点;
驳斥这个观点的质疑;
说清楚这个观点的超级意义。。。
甚至可以更简单。我写《七年就是一辈子》的所有文章都是一模一样的套路,简单讲,就是:
说清楚一个重要的概念。
展开了之后还是套路:
我要说的是什么概念?
这个概念为什么重要?
这个概念普遍被如何误解?
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儿?
正解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
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概念?
错误使用这个概念有什么可怕之处?
这个概念与什么其他重要的概念有重要的联系?
而我自己也有一套体系支撑这种模式写作:
所谓的聪明,指的就是一个人脑子里拥有足够多的、清楚、正确、必要的概念,并且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了足够多的、清楚、准确、必要的关联。
进而,有定义了进步与成长:
所谓的进步与成长,无非就是不断习得新的重要的概念与关联,不断更新已有的概念与关联。这个过程不大可能是瞬间完成的,智能靠积累——这是长期的挣扎。
于是,我甚至可以组织一个社群去进行”规模化的格式化写作“:
大家都想成长,那就一起成长。摆脱孤独感,摆脱外界的打击,相互鼓励,相互分享。大家相互分享自己新习得的概念与关联,分享习得的过程(包括艰辛与喜悦),分享习得之后的感受。。。通过集体的”格式化写作“,记录、分享整个过程。
有确定目标和标准的大规模的格式化写作,最终就会形成所谓的”众创书籍“——我写的只是一个起点,我相信大家写的放在一起,最终肯定比我一个人写的更好,更有价值,更有传播意义。
当然,这是个尝试——前所未有的尝试。做这样”创新“的事情,通常并不会被外界彻底理解。好在我对这种情况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知道做这种事情不可能依赖外界的鼓励,只能依靠自己的决心以及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看《The Walking Dead》最大的收获和感悟就是:
怎样成为战友?只有主动贡献主动牺牲的人才可能有战友、才有可能有团队——否则都是早晚崩溃的团伙。。。
(五)你为什么非写不可
之前提到过”写作不是单向表达,而是双向沟通“。这就引发了关于另一层的本质拷问:沟通的目的是什么?由此可以进一步推出写作的本质性目的:
写作(其实公开演讲也一样),本质上来看,目的是为了产生影响。
只有产生影响,传播才算是起了作用,否则那就是一坨堆砌起来的文字,有没有都可以的文字,谈不上价值也谈不上意义的文字而已。。。
我认真写过一篇《我是如何做到长期没有爆款文章的。。。》,其中提到我对”注意力“与”影响力“的看法及其分辨思考。
注意,我并不觉得”注意力“是完全没有价值的,甚至它常常很有价值。只不过,注意力产生价值是有前提的:
吸引的注意力必须大到一定程度才开始真有大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如果居然可以长期吸引大量注意力,那么就更有价值。
注意力产生价值描绘出来基本上像是”复利曲线“——必须到达”拐点“才真正有意义,因为获得注意力本身也同样是有成本的,在拐点之前,收益可能其实是负数。。。
如果关注影响力的话,那么就要问自己起码一个问题了:
我的文章读者读过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有的时候,那答案会让你感觉”非写不可“——那就对了。
有一本著名的书,叫《Ask Right Questions》,我觉得很好,但我总是觉得更重要的本领是”如何向自己正确提问?“问自己问对了,才有机会想到正确的依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引发正确的行动。
不要误以为这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用我自己的践行经历告诉你,起码这对我自己是至少一辈子(七年)的事儿。看看我最初写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看看我现在写的东西是什么样子,你估计就知道个大概了。。。
参与阅读:《我在互联网上度过的那两辈子。。。》
其实,上面讲了很多的选择与那些选择的原因目的手段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貌似简单的选择,多维度最终叠加起来之后,就会形成所谓的”风格“。所以,学别人的表象是没用的,知道自己每次的选择是为了什么很重要——什么最重要?什么对我来说最重要?什么对读者来说最重要——这三者并不一定重合。。。最终,每个人都会形成不一样的风格,有着强烈的个人印迹。
既然你能读到这里,那就给自己点个赞吧!
我的经验不论有多好,看完了不去践行,那对你就一点用处也没有。
快趁着这次写”成长反馈“的机会,践行一下这些学到的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