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281———看人之大
看人之大,既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能力。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我基于个人的观点认为的。当听到“看人之大”这四个字时,我就细细地琢磨和品味。
这里的“大”,指的是总体的、全局的,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东西。要看到这些东西,最主要的要取决于看的这个人。看的这个人如果没有大的胸怀、气度和格局,眼界就不会高、视野也不会宽、角度更不会大。看人,就不会从大的、总体的、全局上去把握,更别说具有这方面的能力了。
现在组织上用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把人的品德放在了第一位。我这个人看人,就很注重品德、学识和能力,对于穿戴、长相好孬,我不大在意。这也许是我的短板,但我就是这样认为的。
《庄子.内篇》中有一篇文章写得很好: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挫针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锺与十束薪。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有个名叫支离疏的人,下巴隐藏在肚脐下,双肩高于头顶,后脑下的发髻指向天空,五官的出口也都向上,两条大腿和两边的胸肋并生在一起。他给人缝衣浆洗,足够度日;又替人筛糠簸米,足可养活十口人。国君征兵时,支离疏捋袖扬臂在征兵人面前走来走去;国君有大的差役,支离疏因身有残疾而免除劳役;国君向残疾人赈济米粟,支离疏还领得三钟粮食十捆柴草。像支离疏那样形体残缺不全的人,还足以养活自己,终享天年,又何况像形体残缺不全那样的德行呢!
《庄子》此篇,主要是为了宣扬“内德胜于外形”的思想,认为人的美丑重在德行,内在的品德高于外在的容貌。庄子强调的是人的精神的内在完美,而并不在意于人的外在形体。
在现代社会中,有的人西装革履、油头粉面,说话一套一套的,但内在品质不一定与之匹配。虽然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但评价一个人的本质还是品质。要不怎么说“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忠于人品”呢?社会越发展越要注重自己的内在修行、涵养,忽略外在的一些肤浅的东西,达到精神上的高度修养。
自己的修养提升了,学会了“看人之大”的能力了,看到的人人皆之大、皆之优,不但自己心情愉悦,而且更时时营造和谐环境,多好啊!
兖州,陈涛,2019.11.8.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