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吃糖,长大后喜欢喝酒

若是你问我什么时候最喜欢喝酒,想都不用想,当然是有一桌好菜的时候。

下酒菜,我最喜欢的,猪蹄,凤爪,酒鬼花生,大蒜。就这就够了。

年纪大的人,为什么喜欢喝酒,好像酒的味道也没有那么好喝。辣的很啊。年龄大的人,口味重。喝酒能让人觉得带劲。人需要那股劲去踏平生活的琐碎与疲惫。

喝酒多了也许会发现,人喝了酒之后,话就多了,哪怕平时再闷骚,三杯酒下肚,人活跃起来了。酒能让人放松下来,不必那么拘着,苟着,防备着,演着,装着。

把酒,言欢。

好多吃货都喜欢喝酒,后来我找到了点,喝酒可以一直优哉游哉的吃,不停的吃。光吃不喝,不像话。

人生四大乐趣,吃喝玩乐,没有吃好喝好,哪有精力玩乐。酒饱饭足,麻将扑克就登场了。

酒肉朋友是从熟人到朋友的第一步。朋友是生意的第一步。所以,吃喝玩乐是成为有钱人的必备四大技能,要好好学。

人喝酒的由头有很多。

一个人没事的时候,喜欢整两杯。喝的晕晕乎乎的,舒服。

朋友好久不见了,一块搓一顿,下下馆子,聊聊天,拉拉家常,侃侃时事,发发牢骚,酒饱饭足之后,还有精神,打打麻将,欢乐欢乐。

两朋友闹别扭了,上次喝酒说话说崩了,酒桌上闹别扭,还得酒桌上解决,冰释前嫌。

酒在没有出来之前是经过多次调和的,朋友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调和。

一般火辣的老娘们最了解自己当家的,一喝酒就事多,一对酒憋子,别看现在闹的凶,过不了两天,照样没皮没脸的在一块灌马尿。

人不痛快的时候,最喜欢喝酒。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没喝酒之前,干啥都不痛快,喝了酒之后,干啥痛快就干啥。

喝酒这事,一看是和谁喝,二是看心情。有个典故趣味盎然,能拿来注解一下。

有一天,齐国大臣淳于髡出使外国,不辱使命,顺利归来,齐威王设宴接风,席间觥筹交错,齐威王就问了:“先生酒量如何啊?”。

淳于髡回答“我喝一斗能醉,喝一石也醉”。

齐威王纳闷了,这差的有点大啊,接着问道:“先生一斗就醉了,怎么又能喝一石才醉哩”

淳于髡答道:“在大王面前,执法官在旁边,御史在后面,我啊小心翼翼,喝一斗就醉了。

若是家里来了贵客,我恭恭敬敬的招待,恐有怠慢,不时敬酒致意,喝两斗就差不多了。

如果酒朋好友来聚会,没啥顾虑的,可以随便扯犊子,能喝五六斗。

若是乡亲的盛会,男女杂坐,无所拘束,席间投壶,划拳不亦乐乎,能喝八斗。

天色将晚,酒席将散,男女同席,本盘散乱,主人送客而留我,女子薄罗轻衫,香气袭人,

这个时候,最是快活,能喝一石。”

酒能让人找到自我存在感和表达真实的情绪。人有时候就是喜欢酣畅淋漓醉一场。然后,很多事翻篇。越是平时压抑的人,越是酒后狂放无忌。

中国人好酒跟中国人的性情是分不开的,国人的性情是保守,隐忍,压抑的,自卑的。也是生存环境使然,然而人的天性是奔放的,压抑的久了,自然要找出口。酒便是一个不错的出口。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颇为让人唏嘘不已。我举个例子,魏晋时期的刘伶,那真是好酒之徒。

刘伶这家伙,长的挫,出身低微,沉默寡言,不喜与人交往,嗜酒如命,但是他和阮籍和嵇康是好朋友。

史书载其放情肆意,常有惊世核俗之举,喜欢酒后裸奔,有次在家喝醉了,脱得一丝不挂,时人看不下去,他就说道:“我把天当作房子,把房子当作裤子,诸位怎么跑到我裤裆里来了。”

还有一件事更搞笑,刘伶因为饮酒过度,身体不舒服,口渴难受,就对媳妇要酒喝。媳妇那个无奈啊,媳妇没听话,把酒倒掉了,酒具砸了,梨花带雨,苦口婆心的劝,你这是喝酒不要命啊,要戒酒才好。刘伶满口答应:“没问题,不过我不能自己禁,要在神灵面前发誓祷告,宣誓戒酒,你去准备祭祝的酒肉吧。”

老婆屁颠屁颠的去准备好酒菜,供奉神灵,让刘伶宣誓戒酒,刘伶跪着说:“刘伶天生好酒,酒就是我命根子,一次一斗,五斗去病,婆娘之言,绝不能听。”说完之后,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一会烂醉如泥。估计老婆也是目瞪口呆,无可奈何。

刘伶最终活到了80岁,我就纳闷,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常常弄壶好酒,坐上鹿车,让仆人带着铁锹跟着,说“死了,就把我埋了”。

曾经我咂摸过,世界上,比酒的味道更耐人咂摸的,是啥,想来想去,最后定下来,是人的味道。酒得有酒味,人得有人味。酒怕酸,人更怕酸。有的人,他就不想酸,酒能让人可以撕开一口子,以防自己酸掉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百度百科 目录 声明: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 详情 8 编辑 淳于髡 淳于髡(kūn)(约公元前3...
    阳光与清晨阅读 4,318评论 0 0
  • 对酒,有人爱之如命,有人恨之入骨,各有各的道理。作为文化传统,“国粹”的一种,不可不知也。“滋溜”一口,容...
    扣舷而歌阅读 3,325评论 2 2
  • 《广陵散》 电影剧本 2016年4月9日星期六 2016年夏衍杯参评剧本作者登记表 《广陵散》 电影剧本故事梗概:...
    静闻鱼读月槐花语阅读 8,529评论 1 4
  • 椰树之上采琼浆,捧来一碗白玉香。据说,这是宋朝大学士苏东坡对海南清补凉的评价。不管是与否,我对清补凉的喜欢确是真切...
    古月微雨阅读 4,831评论 0 3
  • 我们一家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杀”到了商场的二楼。那里卖的是生活用品,还有一些杂牌小吃,也是人气旺盛、热闹非凡。
    张文哲阅读 2,350评论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