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组内产品分享了关于指标的一些内容,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指标体系的构建,虽说在日常的业务开发中很多概念,比如活跃,留存,激活等都是明白的,但是这些离散的东西很难构成一个体系,在实操过程中容易遗漏某些指标,所以建立一个分析模型就能够很好的进行查漏补缺了。
常见数据指标体系设计方法
1. OSM模型(业务目标Object-业务策略Stategy-业务度量Measure)
- 识别目标
- 为了实现目标,业务需要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 找出相应指标(含北极星指标),确定具体哪些指标可以衡量表现,根据数据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2. AARRR模型,来自《增长黑客》
Acquisition:客户获取, 核心问题点在于控制获客成本。
Activation:客户激活,要让你花费了不少成本好不容易拉来的客户真正的使用你的产品
Retention:客户留存,尽可能让用户在你的产品上多停留时间。
Revenue:终于到了流量变现、收获客户价值的阶段了,这阶段的核心目的是提高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
Referral:最后一步,形成传播效应,初创产品要想快速出圈,除了过硬的产品实力外,还会涉及一些广告语出圈,品牌公关甚至是一些运气的成分在,考核指标主要是一个,k因子
AARRR模型中的每一步也可以再使用OSM模型去拆解。
3. 场景化搭建——人、货、场分析模型
人货场分析模型仅适应于商业贸易领域,更准确的说,应该是零售行业,著名商业顾问、《5 分钟商学院》的作者刘润给零售下的定义是:
零售就是把最终付钱的“人”(消费者)和“货”(商品)连接在一起的“场”。
总结
不管是做技术还是产品,熟悉他们常用的模型,能够很好的理解对方的思路,也可以让自己很快的进去一个新的业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