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讲一个好玩的事情:
有一天我们一家四口出去玩,玩的很开心,不得不说一下,我们是一个快乐的家庭,哈哈。我看到我儿子兴奋地在前面跑,突然蹲下来系鞋带,跟在我儿子后面仰着脸哈哈大笑一脸喜庆的我的快乐的老婆被绊了一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我老婆突然变脸,前后不到万分之一秒,女人控制自己脸部表情的能力就是强:你为什么蹲在这里!我儿子一脸的无辜:我系鞋带呀。老婆悻悻地说:害得我差点摔倒。还好,刚才我说过,女人控制脸部表情的能力实在是叹为观止,老婆现在又换了一个笑脸,继续向前跑了,留下一脸莫名其妙的儿子和突然开始锻炼自己脸部表情的我。
是不是很好笑,哈哈哈哈,你笑了吗?
你差点摔倒,不去问问自己为什么不看路,反而去责怪别人突然停下来,真好笑。
这么好笑的事情,你做过吗?
赶快去写作业,再不写我就不高兴了!
赶快去刷牙,再不刷牙我就生气了!
把这件衣服穿上,穿那么少看着我就觉得冷!
你怎么回来这么晚,想过我的感受吗?
看你那个磨蹭样,我都气不打一处出。
闭上你的嘴,我都烦死了!
别让我再看到你,恶心死我了!
……
如果继续写,这个清单可以列很长。是不是很熟悉的语言,生活中你有没有说过类似的话?
我这么一写出来,你就看明白了,这些你平时的口头禅,原来都是在指责别人呀。原来自己有情绪的时候,都是想要让别人来负责呀。
大多数时候,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寻找一个外界的东西,我们自己之外的一个人或者事,然后说都是他们的错,是他们让我有这么大的情绪的,是不是?
看到这里有的人可能明白了,哦,不能总责怪别人,要看自己呀。这话对,也不对。这个看自己要看你怎么看了。
于是有人就开始忍了,既然责怪别人是不对的,确实是不对的,那我就不再去责怪别人了。当我有情绪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和别人没有关系,是我做的不对。这样总可以了吧?其实,让你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并不是让你责怪自己。
一次在我的沙龙上,一个看起来温柔又优雅的妈妈,无意间说一句话,可能引起了大家的不满,于是有人开始若有若无的攻击她。这个优雅的妈妈优雅地说了这么一句:我知道你们对我有意见,但是我是基督徒,我不和你们争论。当她第一次这么说的时候,我想,的确,这是她的观点,我不方便说什么。当她第二次又说“因为我是一个基督徒。。。”的时候,我问,那如果你不是基督徒,你会怎么做。我觉得基督的慈悲肯定不是让你忍,让你压抑吧。放下你的基督徒身份,你是谁?
因为指责别人是容易的,向自己内部探索是痛苦的。当我有情绪的时候,我指责别人一通,似乎就没事了,看起来也真的是没事了:我的情绪似乎好点了。但是如果向内探索自己,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因为我们长期向外指责习惯了,我们早就失去了和自己的连接。当你偶然进入一个陌生领域的时候,自然会让你惊慌、彷徨、不安。比如一个长期不进舞厅的人,突然间掀过那道门,进入漆黑的、音乐震天响的房间,你肯定会惊恐、不安。所以大多数当你有情绪的时候,可能第一是你真的有情绪,第二有可能是外面那个事情无意间让你触碰到了你内在,把你带入到了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这两重信息,让你的情绪更加高涨。
比如当你不小心绊到一个人,的确,这个人让你不舒服了。另外一层,你正开心呢,开心的观看风景,或者开心的展示你的美,注意,这个时候你所有的焦点都在外面。突然,被绊了一下,你大吃一惊,所有的焦点迅速地从外面回到你的内在,因为当你感觉到惊恐的时候,其实就是你和自己的内在连接上的时候。这一瞬间让你很不舒服,因为你总是向外的,向内这个领域不是你的舒适区。所以这让你更加不舒服。
同样,当你孩子不写作业的时候,可能孩子不写作业这个事情,的确让你产生了一个情绪,然后这个情绪又触动到了你,比如是你小时候因为没写好作业,被妈妈指责,或者是你小时候总是被催要赶快写作业的紧张、无助、烦躁、害怕等各种情绪被勾起了,这个感觉让你和你的内在进行了一个连接,把你带到了一个你平时不熟悉的领域,于是这让你很不舒服,于是你就更加责怪那个不写作业的孩子了。
你总是在责怪别人,或者或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没有遇到一个好伴侣,没有生个乖孩子。甚至你可能会把忍字头上一把刀作为你的人生准则,又或者你会去信个基督、学个插画将一个焦点转移到另一个焦点上。其实你仍然没有认识到,你才是你人生中种种际遇的创造者。
学习成长、包括养孩子,最好不要本末倒置,万物由心造,学习应该以心灵为本,外在发生的事情和人为末。所有外在发生的一切,最终都会回到我们自己的内在。
前几天我一个朋友很兴奋,用比较低的一个价格,置换了一套大房子,中间两套房子完美无缝交接。其实从换房子这个过程,那份紧张、兴奋、担心、到最后的一颗心落地的舒服,这个过程,都是你自己的心借由外界这套房子产生的。房子还是那个房子,一直都在,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只是你的心理,在这个过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甚至当你睡在大房子里,你内心的那个舒坦、那个对大房子的向往到成真,这一系列的变化也是因为你的心理发生了变化而产生的。还有那个因为换了大房子后每月还贷的压力、紧张、对金钱的不安全感,也是由你的心境产生的。如果你换一个心境,事情该发生的,还是会那样发生。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内在的恐惧、不安、害怕或者不开心,如果没有外在发生的一切,然后让你的心境起了反应,你就很难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很难借由自己的这个起心动念真正的看到自己。
比如你娶了一个很强势的老婆,很多时候会让你觉得有些委屈。那么问题是:你为什么会吸引这样的老婆来到你的生命中?又是什么原因让你培养了今天这样的太太?她的存在是不是在提醒你什么?她是不是在提醒你完成你人生未完成的功课的?借由这样的思考,面对你的内心。或许你从小面对一个强势有权威的人,总是退缩、总是忍让、总是不敢表达、总是躲在权威后面。那么,借由吸引这么强势的老婆到你的生命中来,是让你学会拿回你自己的力量的,是来帮你突破成长的!
问题都不在别人,而在于外在的现象引出了你内心的哪一部分,这是你人生中该修炼的功课。又比如你有一个调皮捣蛋的儿子,总是让你担心,总是让你愤怒,那你要问一问,为什么你会吸引这样一个儿子,又是为什么你会培养一个这样的儿子来到你的生命中?是不是修炼你的情绪、让你少些牵挂、少些控制,正是你此生应该修行的功课?
所以,伴侣不称心、孩子学习不好、人生总是遇人不淑,这些向外的境遇,都应该慢慢的收回来,看看自己此生要做的功课是什么。当你开始向内的时候,当你的内心安定了,外在的一切自然也就解脱了。
你应该开始向内看,从现在开始,你才是你所有关系中的根源。
作者:风铎
合一父母由风铎老师结合多年授课经验独家设计。
风铎老师近年来跟随不同流派、不同领域心理学及身心灵大师学习。并能在生活中长期坚持自我体验、自我分析,坚持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原则,多年来专职从事亲子关系与心理咨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风铎老师中正慈悲、沉静多思、激情内蕴、沉稳平和,个案简洁明快,是一个富于同理心、洞察力很强的资深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