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笑来老师《关于成长率,你需要明白5个道理》这篇文章,有些许感触,总结如下:
1.成长率的概念复盘。笑来老师通过举例、数字列举,不厌其烦地反复解释成长率的概念,目的就是让学生们(也就是像我这样的),更加清晰、准确地明白必要概念的含义,而不是通过“差不多的概念”模糊替代,毕竟很多时候吃亏就是因为对概念的理解不透彻,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认知误区。比如我自己以前一直有一个“差不多就行”的口头禅,而且做事也是“严格秉承”,学习新东西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因为新奇所以看来并当趣事讲给他人,但当他人问起具体情况时,又是一直半解、支支吾吾,含糊不清,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习得清晰、准确概念的意识和习惯,同样做事的时候只追求速度,很多事都要回头去做第二遍,“差不多就行”这句话让我受苦良多,但又死不悔改,其实它早该是从脑海中被彻底剔除的不必要、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概念。
2.用进废退,一个适合很多事物、技能的道理。就像铁锹越用越好使,技能越用越熟练,记忆力越用越好。
我也是受“年龄越大记忆力越不好,东西越来越记不住”“深刻”影响的一员,大学毕业后,在接近10年的工作时间里,一直从事着并不过脑的机械化重复工作,并不需要学习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个人修养方面一直用“估值错误的引导价值”(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努力,实际上没有任何行动,反倒是残存的这种错误估值延迟影响行动),造成头脑停滞,记忆力严重衰退,进而越意识到“年龄越大记忆力学不好”,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一个偶尔的机会因为要活在未来,做进入另外一个岗位的提前准备时,每天保持并不多的知识的记忆,差不多用了1 0天的时间居然记住了一本书的内容,哇哇,这是才发现原来记忆力还行呀,那怎么说年龄越大,它越不行呢?另,上次参加党史知识大赛我更是深有感触,100道题的题库我仅用了一个早晨的时间就记住了接近80%,而且最后获得了一等奖,仔细想来,错误的概念真是害人不浅,这该是立即从大脑之中剔除出去的概念。
3.你觉得一件事很难或你不会,是因为你没有做过或者没有看到别人做过,即见到活着的人做到,这非常重要。比如复原魔方这件事,很多人应该觉得特别难,之前的我也一样,自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完整的魔方复原后,其实依然觉得很难,但这件事情总是有人做到了,还很快完成了,且好像还是有技巧的,尽管我现在完成速度并不快,但是想起那段废寝忘食、挑灯夜战的学习激情,仍然会让自己体会出一种超越自己的幸福感。很多人的家中都有一个三阶魔方,而我之所以会去学,也是因为我家有一个、而我确实不会、也觉得特别难、同样不相信有人会很快完成开始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家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就看谁先开始)。不要光挂在嘴上,弄明白了什么更重要之后,且想且践行吧!
4.用元认知能力来分析,进而让情绪消逆于无形。自笑来老师上次说完他和老婆20年没有吵架的秘诀后,我也在经常用,且自那时起,我和我老婆应该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没有斗过一次嘴,吵过一次架。这得益于,其一是自己的元认知能力调用的习惯程度提升了,凡事不凭一时冲动,脱口而出,而是等一分钟,利用这一分钟尽量用元认知能力分析一番,再去说;其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更重要的事(沟通)上,仍记得上周末,吃晚饭的时候,我们在讨论夫妻隔阂最主要的是什么时,我说出的一个答案让她深以为然,进而产生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流畅沟通。其三是全家共同践行元认知,父母以身作则,孩子熏陶自觉,这岂不是比更多的言传要更好吗?
5.普通人是都能做到的。转眼之间,我已经不间断写反思2个月的时间了,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我可以把这件事做到这样,起初是憋,记得有一次憋了3个小时,凑合了一篇500字的打卡文凑数,现在是情不自禁,对概念吸收、切身的体会和改变都是真真切切的,我是不喜欢不进步的,相信应该不会有人喜欢吧。“每周一篇文章,不写就出局”这是从本周开始的另外一个规划!
加油吧!
开始没有早晚,过去曾是未来。